《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连载 | 六十年后我们依然记得你④
2025-04-30 10:23 来源: 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

口述人:李建强

个人简介:李建强,1969年出生,尉氏县人,中共党员。曾任尉氏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馆长、尉氏县方志馆馆长。曾编著《不泯的记忆——口述焦裕禄》一书。


4.解决当地的水患

还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件是抗洪抢险。那时的门楼任乡,有个村子叫坡底黄,又叫锅底陈,因为这里地势比较低洼,像在锅底一样。村子紧邻着一条河,夏季容易发生水患。1949年,有一次雨势比较大,焦裕禄带领着乡干部、村干部和群众抗洪抢险。我了解到,焦裕禄甚至跳到了决口当中。那时采取的方法是下树枝,下沙袋,最终堵住了决口。我是从一些老同志、老干部那里了解到抗洪抢险的细节的。

那时的君李村,有一处大洪堰,面积比较大。这就导致积水排不出去,群众种的红薯都烂在地里了。焦裕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这个地方在历史上也经常严重积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里以前有条河,后来淤塞了,就导致积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焦裕禄当时给县长写了一封信,大家也能在网上查到这封信的内容,大概就是讲的君李村的这一历史问题,以及该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焦裕禄认为,如果将积水区域挖开,区域内的群众就不会再受淹了。

焦裕禄组织积水区域周边的群众,组织大营区的干部,将淤塞的地方挖通,根治了这一问题。水被排出去了,群众恢复了生产,从此安居乐业。

责任编辑:   郑州航空港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