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检查规范多了,自从出台‘扫码入企’制度后,检查频次少多了,我们也能更专心搞生产了!”近日,西平县纪委监委干部走访企业时,企业相关负责人谈起了“扫码入企”智慧监督模式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诸多便利。
针对涉企检查存在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监督碎片化等问题,今年以来,西平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行政执法单位坚持以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全面启动营商环境“扫码入企”工作,以数字化手段搭建政企沟通“连心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给涉企行政检查做“减法”,就是给营商环境做“加法”。该县纪委监委深入企业进行走访,通过查记录、听介绍、看现场等方式,对“扫码入企”平台推广及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从源头上减少无效、低效检查。同时,督促相关部门通过“上门指导+集中宣讲”的方式,深入工业企业、商贸门店、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详细讲解平台功能与反馈流程,并在政务服务大厅、企业集聚区张贴二维码海报,发放操作手册,确保“扫码入企”政策家喻户晓。
为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西平县专门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要求同一执法主体对同一企业年度现场检查不超过两次。该县纪委监委印发了《西平县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制度(试行)》,各涉企执法检查、涉企服务部门建立跨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定期会商,建立分级分类检查制度,探索联合执法,强化数字监督,及时归集行政检查相关执法数据,实现监督监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此外,针对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在涉企执法和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从严从重从快处理,适时通报曝光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持续营造严的氛围。今年以来,共查出风腐问题49条,处理处分51人,推动整改职能部门问题38条,推动建立和完善制度7项,制发监察建议书1项,追缴金额778.85万元。
“扫码入企”既给执法部门戴上“金箍”,又架起政企“连心桥”。“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规范职能部门的入企执法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助力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平县纪委监委 郭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