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电影《第二十条》中的这句台词振聋发聩,在我脑海里久久萦绕。这句话事实上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启示着我们每名纪检监察干部。
纪检监察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净化党的组织、清除害群之马,在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加大查处违反“四风”等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等问题。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把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底线,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守护好干部的政治生命线,做老百姓眼里为人民服务的贴心人。
只要心中充满正义,每个人都是情感之光。“法不外乎人情”,人情并非个人好恶、私人之情,而是人之常情、大众之情,是公众对案件的看法、态度,是老百姓的朴素情感与认知。在“讲人情”的过程中一旦面临冲突,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人情”的本质,秉持正义之情,确保心中充满朴素正义,让每个人都能在处理“人情”时能成为充满正义的“情感之光”。
看完电影《第二十条》后,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感到自豪以外,带给我更多的是触动和思考:一是在办案中需要借鉴以往的办案经验,但更要打破惯有思维,多个角度去思考,多一点怀疑精神;二是办案时不能就案办案,在依法办案的同时,要考虑案件的社会引领价值。纪法不能脱离现实,我们不能站在上帝视角,站在事后诸葛亮的立场去分析案件,而是要站在当事人立场去看待问题。
这部电影成功地传递了一些重要的法律观念,例如“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是对社会正义的坚定捍卫;“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一次错误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这句话强调了司法公正的重要性,一个错误的裁决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今后的工作,我也想引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来与大家共勉,“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求的就是一个公平正义!法律是为了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请为正义负责、为珍贵的良知负责,用为民真情换一场春暖花开。(新蔡县纪委监委 展琼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