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正廉自生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5-03-26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中的箴言穿越千年,依然叩击着当代廉政建设者的心弦。对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家风家教是必修课,做到“修身齐家”才能筑牢抵御腐蚀的屏障。

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立家训,其家族八百年间出仕者无一人因贪墨获罪,印证了“家俭则兴,人勤则健”的治家智慧。清代廉吏于成龙“屑糠杂米为粥,与仆共吃”的简朴作风,以每日饭食的粗粝,将“清慎勤”的为官之道刻入子孙血脉。家风似一面明镜,当子女在饭桌上听闻父亲拒绝宴请的故事,当妻子在深夜看见丈夫研读党纪的身影,廉洁的种子便悄然生根。办公桌上推回的一盒茶叶,电话中婉拒的一次请托,都在书写着“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现代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的铿锵家训,在包氏宗祠回响千年,丈量出道德律令的清晰刻度。王阳明在《示宪儿》中告诫“毋任情,毋斗气”,恰与当今“严禁干预执纪执法”的纪律要求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某地纪委书记立下“三不家规”——不在家中谈公事、不收任何礼品、不帮亲友说情,看似不近人情的戒尺,实则为家庭筑起“防火墙”。正如《朱子家训》所言“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纪检监察干部更应深谙:严管家人不是疏离亲情,而是以规矩为经纬,织就抵御围猎的甲胄。

“家教严则作风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坚守原则,不为私欲所动;家教不严则容易滋生骄奢淫逸之风,成为腐败的温床。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在今日化作“家风清正,责在先锋”的担当,监督者的家庭成为廉洁文化的播种机,一束束微光汇聚成的星河,正在重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图谱,催生“人人崇廉、户户尚洁”的社会生态。

正如《礼记》所言:“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纪检监察干部的家风,不仅是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更是党风政风的“晴雨表”。“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围炉夜话》中的古训,道出了家风建设与社风净化的深刻关联。纪检监察干部肩负双重使命:既要手持利剑斩贪腐,更要以身载道传家风。当纪检人的书房飘着《颜氏家训》的墨香,当纪检监察干部子女的作文里写着“爸爸说权力姓公不姓私”,这便是新时代廉政建设最动人的注脚。唯有让千家万户的“正气歌”汇成时代强音,方能在“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堤坝上,筑起“不想腐”的精神长城,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泌阳县纪委监委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