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为基层减负要打“持久战”

发布时间:2024-09-13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释放出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强烈信号。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各地各部门要以严的要求实的举措,下大力气深挖根源、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聚力打好为基层减负“持久战”,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促发展办实事上去。

持续从思想上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地落实”。从近几年通报的典型案例看,部分领导干部热衷于政绩工程,给自己留名,为自己邀功,导致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大干快上,使得基层干部无所适从,被迫填表格、造数据,产生“数字政绩”“政绩工程”,不仅没有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耗费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加大基层负担。因此,为基层减负,必须根除政绩观错位的病灶,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带着基层干、干给基层看,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持续从机制上减压,推动形成干的合力。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关键还要在建立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上下功夫。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矛盾问题多,工作压力大。当前,有些地方的职能部门,习惯把本属自身职责范围之内的任务和责任转嫁给基层,导致基层承担了超出自身资源和能力的任务事项。鉴于此,为基层减负,必须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把握各层级之间的关系,着力构建边界清晰、权责一致、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体系。一方面要进一步制定完善权责清单,从制度上遏制“层层甩锅”,让基层干部明明白白履职,心无旁骛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另一方面,减负不是减担当、减标准,要推动更多资源下沉,多到基层一线去,为基层赋能,多和基层干部想在一处、干在一起,真正形成干的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高效圆满完成。

持续靶向监督,推动为基层减负松绑增效。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紧盯加重基层负担现象,持续纠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调研扎堆、工作过度留痕、任务层层加码、“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通过明察暗访、监督检查等方式,深挖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线索,精准监督执纪。要聚焦“小马拉大车”、执行政策“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典型表现,紧盯减负各项规定执行情况问题,“清单化”跟进监督;针对“文山会海”“违规借调干部”“迎来送往”“过度留痕”等“老问题”,要对照《若干规定》认真检视,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整改;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对整治责任不落实、整治工作走过场等问题突出的地方和部门,追责问责,形成震慑,切实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减负、减真负,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泌阳县纪委监委 王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