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用权莫任性 养心先养廉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昆明的滇池水,映照过郑和七下西洋的壮阔帆影,见证过护国首义的铁血丹心。但这座千年古城近二十年间,竟有八任主政者接连折戟沉沙,将“春城”二字蒙上权力的阴霾。从杨崇勇到刘佳晨,四任书记、四任市长前仆后继,跌进贪腐深渊,如同历史长卷中触目惊心的注脚,警示着权力一旦挣脱法纪与道德的缰绳,必将堕入万劫不复的“黑洞”。

权力之舟若无压舱石,终将被欲望的暗流吞噬。明嘉靖年间,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二十年,其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形成“严党”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严世蕃曾夸口“朝廷不如我富”,最终在抄家时被搜出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二百余万两。五百年后,昆明市政坛上演着相似剧本:张田欣插手土地开发收受巨额贿赂,高劲松干预司法庇护黑恶势力,权力在他们手中成了撬动私利的杠杆。这些贪腐链条犹如食人藤蔓,将昆明的政治生态腐蚀得千疮百孔。

制度之网当如日月昭昭,令魑魅魍魉无所遁形。北宋包拯执掌开封府时,改革诉讼制度,拆除府衙围墙,让百姓击鼓鸣冤之声直达公堂。这种“阳光司法”的理念,与当今中央提级巡视制度异曲同工。当昆明成为首个被提级巡视的省会城市,恰似在权力密室中打开天窗,让巡视利剑的寒光直指积弊。从雍正朝设立密折制度到现代电子监察系统,历史反复证明:唯有让监督如影随形,才能防止“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养廉之道贵在守心,心正则百毒不侵。海瑞任淳安知县时,穿布衣、吃糙米,母亲寿辰才舍得买两斤猪肉,离任时百姓“号泣载道”。这种“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气节,恰是当代为官者最需补足的“精神之钙”。反观昆明落马官员,李文荣在城中村改造中与开发商勾肩搭背,王喜良在招商引资时大搞利益输送,表面道貌岸然,内心早已被贪欲蛀空。正如王阳明所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养廉的关键在于时时拂拭内心的明镜台。

滇池畔的达天阁石坊镌刻着“举步艰危,要把脚跟立稳;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的警世恒言。昆明官场塌方式腐败的教训,恰似一记重锤敲响警钟:权力从来不是私器,为官者当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对待手中权柄。唯有将制度笼子扎得更密,让监督利剑悬得更高,使廉洁信念铸得更牢,方能在云岭大地上重建“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浩然正气。因为从政的最高境界,从来不是位极人臣的显赫,而是离任时百姓那句“此官不取民一钱”的口碑相传。(确山县纪委监委 朱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