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看似微小,却如“蚁穴”般侵蚀着党的执政根基,啃食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使命,更是回应群众期盼、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之举。
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但部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却在此滋生。在民生领域,一些干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民生资金,让本应精准“滴灌”到困难群众手中的“救命钱”“民生款”被肆意瓜分。在扶贫工作中,个别人员搞虚假脱贫、数字脱贫,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更寒了贫困群众的心。在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环节,“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吃拿卡要、推诿扯皮让群众办事之路充满艰辛。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群众切身利益,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让群众对公平正义产生质疑。
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需打出“组合拳”。强化监督是首要任务。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作用,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深挖细查。同时,借助大数据、信息化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例如,通过建立民生资金大数据监督平台,对民生资金的申报、审批、发放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精准发现异常数据和违规操作,让腐败无处遁形。
严肃执纪执法是有力保障。坚持“零容忍”态度,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提高腐败成本,形成强大震慑。不仅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倒逼责任落实。同时,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审计机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查清查透、处理到位,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是关键一环。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网络举报平台等多种方式,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建立健全举报反馈机制,及时向群众反馈问题处理结果,保护举报人权益,激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让群众真正成为整治工作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整治的良好氛围。
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坚守职责使命,保持高压态势,靶向施治、精准发力,坚决清除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毒瘤”,守护好群众的“大幸福”,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汝南县纪委监委 单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