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破伞”才能彻底扫除黑恶势力
4月24日云南省昆明市上演了一出“亡者归来”的戏码 ,孙小果,云南昆明人,1998年2月因犯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寻衅滋事罪等多项罪名,数罪并罚被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时隔21年,孙小果的名字又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而此时的身份却是夜场老总、昆明黑恶势力头头。
这不禁让人纳罕,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人吗?难道传说中的“借尸还魂”术真的存在?还是纯属巧合?从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昆明市公安局等多处权威信源确认,既不是“借尸还魂”术,也不是巧合,上述两个孙小果为同一人。孙小果,1998年被判处死刑,2010年改名换姓在狱外活动,2011年注册餐饮公司,2013年注册经营多家夜店。21年前的黑社会老大“死里逃生”后,摇身一变成夜总会老板,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是谁给正义的判决画上了丑陋的一笔?又是谁给孙小果逍遥法外、行恶施暴撑起的“保护伞”?
孙小果固然可恶,但更可恶的是背后的保护者,极少数公职人员与黑恶势力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充当“保护伞”为其提供庇护。有的干部与黑恶分子“称兄道弟”,为涉黑人员首脑或骨干人员提高“社会地位”,甚至为其“洗白”;有的不作为,尸位素餐,给黑恶势力可趁之机……黑恶势力将背后的“保护伞”作为“东山再起”的资本,因此才会如此无视法纪、扰乱社会秩序、有恃无恐的任意妄为。只“扫黑”不“打伞”,无异于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打蛇要打七寸,打击黑恶势力,拔除“保护伞”是关键,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釜底抽薪,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生长的土壤。
孙小果黑恶势力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老百姓深痛恶痛绝!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治安秩序成为人民日益关注的焦点,而埋藏在群众身边的黑恶势力和不稳定因素不可小觑,它不断掠食着群众的幸福感,蚕食着党的执政基础,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扫黑除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保护伞”下面的阴影是黑恶势力猖狂的大本营。不拔伞,打击黑恶势力只会像割野草一样,只能暂时阻止其野蛮生长态势,而不能从根本上将其消灭。只有“破伞”才能彻底扫除黑恶势力,扫黑除恶、打“伞”破“网”是一场持久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有“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决心和信心,彻底铲除滋生黑恶势力的土壤,打赢扫黑除恶这场硬仗。(确山县纪委监委 李如雪、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