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自知者明 践行者远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当前有一些党员干部或陶醉于权位幻象而迷失方向,或陷于私欲泥淖而终致覆舟,根源往往在于“自知”之明匮乏与“践行”之志懈怠。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唯有以清明之眼审视自我,以笃实之行砥砺担当,方能在为政之路上行稳致远。

自知者明,乃为政者立身之本。古人深谙“知止不殆”之理,荀子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正是对内在省察的至高强调。唐太宗李世民以“以铜为镜”警醒自身,终成“贞观之治”盛世;反观秦之赵高,权倾朝野却无自知之明,指鹿为马,最终身死族灭,致强秦二世而亡。清臣张廷玉亦以“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自警,其荣宠不衰,非唯才干,更因深知谦抑之重。自知者,如明镜照心,不使贪欲之尘蒙蔽清明。

践行者远,是为政者成事之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而不行,终是虚妄。王阳明强调“人须在事上磨练”,躬身实践方显真知灼见。明代于谦,巡抚地方时拒收任何土仪馈赠,赋诗“清风两袖朝天去”以明志,其刚正之行至今犹存天地正气;明代思想家王廷相以“新鞋踩泥”告诫初仕者,防微杜渐重在每一步谨慎的践行。正如《尚书》所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唯有在纷繁世务中真抓实干、在利益考验前坚守底线,才可成就经世济民之业。

党员干部当以“自知”为明镜,常拂尘埃;以“践行”为舟楫,破浪前行。身处百年变局之潮头,既不驰于空想,也不骛于虚声,人人躬身入局,个个奋勇争先,在时代风雨中砥砺筋骨、锤炼初心。唯有将清醒的自我认知化为步步坚实的行动,方能在历史长卷上留下真正清朗而深远的足迹,才是对“赶考”这一永恒命题最铿锵的回应。(确山县纪委监委 朱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