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贪”“贫”只在一念间

发布时间:2019-06-10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明末学者陈继儒在《安得长者言》中说:“贪字近贫。” “贪”与“贫”,字形虽只有“一点”之差,结局天差地别,岂止“一点”。“贪”“贫”一念间,在清与浊、贫与富之间划出了一条深深的荣辱分界线。

  习近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方志敏烈士说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革命前辈秉持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不怕牺牲,不畏艰苦,甘于清贫,才能带领广大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可以说,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传家法宝”,是共产党人永志不忘、世代流淌的红色血脉。

  向往美好的物质生活,乃人的天性使然,本无可厚非。但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而不能走不劳而获的歪道。物质的贫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失去了追求,迷失了自我,放任心中的欲望萌生、滋长,眼中只剩下黄金白银、灯红酒绿,道德、法律在其心中“随着欲壑的加深而丧失殆尽”(法国作家拉罗什福科语),在罪恶之路上越走越远。有朝一日东窗事发,所贪财物反倒成了腐败的铁证,吃进去的要如数吐出来,到头来身陷囹圄。古代贪官最后被革职抄家,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这类由贪而贫的事数不胜数。“伸手必被捉”,贪欲的门口就是万丈悬崖。

  身为公职人员,有稳定的收入和相应的待遇,退休后有生活保障,理应本本分分干好工作、勤勤勉勉为官从政、清清白白做事做人,方不负党教育培养多年。但总有那么少数为官者禁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稳不住心神、守不住清贫,将手中的权力异化为敛财的工具,把“贫”字的一撇改写成了“贪”字的一点,一点失守,点点失守,进而全面沦陷,走向一条由贫转贪,因贪沉沦,受到法律严惩由贪而终贫的不归路。党员领导干部,当以党纪国法为准绳,以贪腐分子为反面教材,自省、自律、自重,慎初、慎微、慎独,坚守清白“底线”,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勿因一念之差践踏贪腐“红线”。莫待因贪而失去已经拥有的自由、名誉、财富,到那时悔之晚矣。

  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贪贫一念间,地狱天堂尽现,安可不慎?(泌阳县纪委监委 宋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