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
云南滇池生态治理采取“插枝充树”,安徽铜陵郊区荷花塘采用“撒药治污”……这些都是2021年4月6日至4月9日,第二轮第三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进驻安徽、广西和云南等8个省(区)开展督察中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暴露出的不仅仅是形式主义,也反映了当地部门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政治敏锐性不强,作风不严不实。
上述问题都发生在破坏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违建别墅被拆除、341人被追责三年后的今天,这不由得让人感到,作风建设任重而道远,形式主义是工作中的顽疾。抓好作风建设,不但要有永远在路上的韧劲,还要有锲而不舍的毅力和长期与之斗争的准备,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当本领不强、工作难以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完成,能力不足、难以驾驭全局,缺乏担当、不敢触及矛盾和问题,保守畏难、只想投机取巧走捷径时,形式主义便会大行其道。作风不严不实不仅阻碍了党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给国家、人民和社会带来种种损失。
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都是必须长期坚持、不能丝毫松懈的工作。反腐败工作需要持续推进“三不”,逐渐铲除腐败产生的土壤。作风建设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要和反腐败工作一样,要有决心、毅力和有效的措施,如同打仗一样,向作风问题发起全面进攻,不仅要发挥好纪检监察部门主力军作用,运用好四种监督方式发现工作中的作风问题,更要发动人民群众“全民参战”,有效利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让作风问题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同时,还要“察打一体”,发现问题及时启动问责程序,依纪依法追究那些弄虚作假玩“假把式”者的责任,并通过通报曝光、开展以案促改等警示教育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看清作风问题的本质和危害,引以为戒。
当前,全国各级都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抓作风建设正好可以此为契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牢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提高干事创业积极性,从思想上找根源,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把作风建设长期抓下去,培养真抓实干、创优争先的氛围,以良好的作风为“十四五”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正阳县纪委监委 桂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