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莫让年轻“轿夫”湿了鞋

发布时间:2023-05-31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轿夫湿鞋”的故事讲的是张瀚初任御史,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给他讲了一个乘轿见闻。说他乘轿进城遇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时怕弄脏了鞋“择地而行”,循着干净的路面走,但进城后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此后便无所顾忌地踩下去,“不复顾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近日,两名90后年轻干部被查的通报引起了广泛舆论。本该冉冉升起的明灯中途跌落,让人痛惜。剖析近年来受处理处分的年轻干部案例,面对金钱的诱惑缺乏定力,是最为显著的表现,错把“围猎”当“真情”,是常见“情节”,初掌权柄、自鸣得意,是又一集中表现。究其根本,就是年轻干部有活力、少定力,思想不够成熟,容易被错误观念裹挟扭曲;有学历、少阅历,吃苦受屈太少,碰到不顺就心理失衡;太自我、少公心,个人利益至上,错用公权力满足贪婪私欲;期待高、反差大,崇尚奢靡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迷失。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事业的接班人,提高年轻干部拒腐防变的“免疫力”至关重要。要不断强化年轻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督促年轻干部稳住心神,管住手脚,守住底线,经住考验,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避免一步行差踏错“湿了鞋”,步步滑坡沦为“迷途羊”。

要内外兼修。年轻干部腐化堕落最根本的原因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年轻干部不仅要重视履职能力的学习培养,更要注重理想信念的补钙壮骨,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时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加强党性锻造,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内外兼修、通体洁净,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保证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形势中始终清醒。

要防于忽微。“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年轻干部违纪往往起与忽微,而对年轻干部的“围猎”呈现典型的“长线投资”“放长线钓大鱼”特征,可以用“十面埋伏”来形容,有的对年轻干部长期耐心“关怀”,从看似合乎情理的日常小事、习以为常的日常交往等细微之处打感情牌,施以“小恩小惠”,温水煮青蛙,看似无所求的“馈赠”,背后都是明码标价的利益。年轻干部一旦放松警惕,有了第一次“破防”,后面就是笼中兽、网中鱼,不能自拔、无法自主,一步步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最终丢掉的是作为党员干部的原则和底线,损害的是党和国家的利益。年轻干部要正确认识“微”,高度警惕“小”,定不能有“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既然湿了鞋,顺便洗个脚,既然洗了脚,干脆洗个澡”的堕落蜕化思想。要慎微慎始慎友,管住小节,主动净化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防止微恙成大疾,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要始终从严。严管就是厚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紧盯财务管理、行政审批等高风险岗位,织密权力运行之笼、压缩自由裁量空间,让年轻干部严格照章办事、秉公用权。紧盯年轻干部“八小时内”工作用权和“八小时外”社交生活,对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提醒纠正,防止成长“黄金期”变成贪腐“危险期”。强化警示教育,对发现的年轻干部违规违纪问题,要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要让严的主基调在年轻干部心中扎根发芽,护航年轻“轿夫”在新时代征途上风清气正、行稳致远。(泌阳县纪委监委 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