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党员干部绝不能“躺平”

发布时间:2023-02-03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2023年央视春晚沈腾和马丽主演的小品《坑》辛辣讽刺了当下个别党员干部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懒政怠政的颓废现象,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网络热词“躺平”,是指一个人工作缺乏激情、没有追求、自甘平庸,看似与世无争,实则选择以无所作为方式消解人生。可以说,它是消极颓废者的自画像,是不思进取者的代名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加强作风建设,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有效提振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少数党员干部“躺平”,根源在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不牢固。各级党组织要把理想信念宗旨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夯实执政为民的思想根基,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杜绝“躺平”,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提高学习能力。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服务群众、解决群众需求中练就过硬的“金刚钻”,努力成为干事创业的“行家里手”。

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当干部因敢抓敢管、敢闯敢试而遭遇挫折、受到非议,埋头苦干、业绩突出却因风气不正受到不公平对待,因不实举报受到委屈、被人误解时,要为他们说公道话,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让辛苦的干部不再“心苦”。

严格执行管理监督制度,综合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方式,持续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对那些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干部群众意见大,不担当不作为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关键时候经不住考验、敷衍塞责甚至临阵退缩,不胜任、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果断调整下来。对那些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为了部门、地方、小团体和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全局利益的乱作为,更要严肃查处。(正阳县纪委监委熊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