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字解清廉

发布时间:2023-02-09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贪与贫”“公与私”“家与冢”“廉与赚”。不仅形相近,或意相通,或存因果,且其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寻思品味。通过咬文嚼字,形声会意,又可以嚼出新廉味,会出新认识。

贪与贫。古语云:贪字近乎贫。“贪”与“贫”,字体差异在于一“点”和一“撇”,贪那一“点”,一旦下“撇”露出“马脚”,就成了“贫”。从字形会意来看,贪的行为一旦露出马脚就难免成贫。现实中,贪腐官员露马脚之事可谓比比皆是,且随着反腐力度持续加大,露出马脚无非是时间问题。近期通报的案例中,有的贪官纵然退休了,“马脚”仍然被扯了出来。同时,贪为“今贝”,贫为“分贝”。“今贝”非“明贝”,多少贪官贪来的万贯钱财,最终因东窗事发而悉数充公,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是充当了“今贝”的临时保管员。从揭露的诸多案例还可以看出,“保管员”们即便是在拥有“今贝”期间也是苦恼烦忧。如何收如何藏“今贝”煞费苦心,如何用“今贝”要锦衣夜行,心理也为旦夕祸福夜不能寐。如果为官者能洞悉贪为“今贝”的道理,就都不会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了。

公与私。“私”字形“禾厶”,字最古形体是《古玺》中的小篆,写作“厶”,音同私,后加“禾”,意思是有了稻田自己占有,也可以便于理解“厶”为胳膊肘往里拐,把禾拢到自己身边。“公”,平分也,字形采用“八厶”,上面一个“八”,像两手摊开,凡涉及“八”一般是分开、违背的意思,那么“公”就是不私,不私者为公,后韩非曰:“自环为厶,背厶为公”。一点都不保留,无私则天下为公。另外《诗经·豳风·七月》里说,“言私其豵,献豜于公”,就是打到的小猪、小猎物归自己,大猪、大猎物献给“公”,公私有别,但互不侵犯,公私分明。现实案例中,不乏有贪腐官员泯灭公私界限,胳膊肘一个劲儿往里拐往里捞,公车私用、公款私用,私车公养、私事公办,把公权力变成谋私利的工具,不说天下为公了,连公私分明都做不到,最终身陷囹圄。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公私分明、克私奉公,除了工资和正气什么都不带回家,明晰公权力和私利的界限,不以权谋私。

家与冢。“家”和“冢”,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点”的位置不同。字形会意上来看,正是这一“点”之差,其意却天壤之别。“家”是生命开始的源头,也是幸福美满的起点;而“冢”则是生命终结的归宿,也是幸福凋零的泊地。细细品味二字,字如人生,点如人心,对自身严一点、高一点,才能幸福一生;律己宽一点、低一点,则会祸害人生。广大党员干部,要从高从严要求自己和家属,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注重家风家教建设,守牢防线,守好幸福家。

廉与赚。廉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廉,仄也,从广兼声”。古汉语中,从广的字一般都与房屋有关,堂之边曰廉,本义指厅堂的侧边,又因其特点平直方正、棱角锋利,故而形容人品行正直、方正等道德范畴的含义。“兼”,古金文字为手握两禾,许慎《说文解字》:兼持二禾,秉持一禾。有并得、加倍、兼顾等意。从字形会意来看,“廉”,由“广兼”合成,广为广大、众多,党员干部加倍努力干事创业要兼顾广大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社稷。如果弃“广”喜“贝”,就成了“赚”,辛勤劳动,劳有所得,无可厚非,但若加倍兼得只为“贝”,总是眼前“金光闪闪”,心中没有人民,只有人民币,就会手越伸越长,权越用越偏,插手工程项目、干预人事,把职权变成了赚钱的手段和工具,最终定会赚的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我们常说字如人生,汉文字博大精深,也大有学问,在细嚼慢品中对其寓意知之俞明、内化于心,方能外践于行、行之愈笃。字解清廉,也是让广大党员干部从新解读中内省外照,找到自身瑕疵,防微杜渐,祛病除恶,涵养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品格,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泌阳县纪委监委 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