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作要不得形式主义
进入6月份以来,北方广大农村地区就逐步进入到了三夏麦收,农民迎来一年中最为繁忙的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小麦由南向北依次成熟,无数的收割机也追随着麦子成熟的节奏,从南往北边走边割。
前面麦浪滚滚,马达轰鸣,联合收割机行驶在金色的田野上;后面一人手持水枪紧跟其后,瞄准目标,喷洒除尘。这是什么造型,挺别致呀!不用怀疑你的视觉,这是近日发生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闫里乡麦田里的一幅画面,让走南闯北的收割机手,都直言第一次见。
原来,在割当地一个种粮大户的麦子时,上面来人说割麦会产生粉尘污染,收割机割麦时,必须要有防尘设施,降低收割机割麦时产生的粉尘污染,眼看着麦子已经成熟,再不收割损失就大了。迫于无奈,这个种粮大户找来了喷淋设施,临时雇了两个人:一个人开拖拉机,一个人拿着喷杆喷水,走在收割机旁边,割到哪,水喷到哪。不算收割机的费用,仅仅这两个专门喷水的人,一天的一人工费用就得400元,而这,还不算喷水拖拉机的油费。
类似“洒水割麦”的事情不是孤例,梳理近几年的新闻发现,给荒山刷绿漆、居民区拉闸限电、农民禁烧柴火、官员单手拔树等一些荒唐行为,这些“奇葩”做法背后反映出的形式主义更值得引人深思。为了执行好上级政策,个别地方政府和部门搞形式主义,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征求民意,不考虑民生,“拍脑袋”决策、“拍桌子”定调。环保固然是个民生工程,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要考虑到群众喜不喜欢、高不高兴、愿不愿意。
收麦需洒水除尘,说轻了是决策者乱作为,不食人间烟火,说重了是当地政府和部门工作作风不实,宗旨意识跑偏,方法简单粗暴。干部首先是“干”,占着位置却不履职尽责、乱作为,本该为民服务却高高在上、漠视群众利益……这也许能糊弄一天、两天,但老百姓心里有一杆秤、上级部门也看得明明白白,不被发现的“好运气”终有用光用尽的一天。领导干部要有能做事的底气、更要敢做事的魄力,而且还要有会做事的能力。遇事和稀泥、搞变通、拍脑袋、一刀切,只会伤害民心,疏远干群关系,损害政府形象。
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领导干部要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不畏难、不推诿、不折腾。如果对群众的心声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工作方法生搬硬套,偏离方向,如此奇葩的事件还会继续上演。(确山县纪委监委 李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