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警惕小节失守

发布时间:2025-08-14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从接受日常宴请到收受各类“感谢”,从看似无伤大雅的“人情往来”到最终触犯法律红线,一些党员干部在“温水煮蛙”式的腐蚀中逐步滑向腐败深渊,这样的蜕变轨迹警示我们“围猎”的陷阱往往潜藏于“小节”之中,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廉洁自律之弦,始终保持高度警醒。

当前,“围猎”手段日趋隐蔽,已从直接的权钱交易转向隐蔽渗透。有的以“文化交流”、“人情往来”为幌子,通过字画、土特产等形式输送利益;有的利用电子支付工具,以微信红包、虚拟货币等方式规避监督。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本质上都是腐蚀权力的“糖衣炮弹”。一旦党员干部将此类行为视为 “人之常情”,放松警惕、模糊界限,思想防线就会逐渐瓦解,最终陷入权钱交易的泥潭。

从“小节”失守到“大错”铸成,往往源于破窗效应的持续发酵。第一次收受礼品未被纠正,就可能催生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多次接受宴请未受问责,便容易强化风险可控的错觉。这种小错不纠、小节不拘的累积,会逐步突破纪律红线,使党员干部在“围猎”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索取,最终沦为“猎物”,丧失党性原则和职业操守。

破解“围猎”困局,关键在于筑牢防微杜渐的制度防线和思想堤坝。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让党员干部在“第一次”面前保持清醒,明白收礼非小事,小节关大节。要将抓早抓小贯穿日常监督全过程,以制度的刚性约束斩断“小节”向“大错”演变的链条。

党员干部自身更要强化政治自觉,坚守亲清关系底线。“亲”是坦荡服务、主动作为,“清”是界限分明、不越雷池。必须深刻认识到,干部的“小节”连着群众的信任,守不住小节就会失去民心。要始终以党纪国法为标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严于律己,将廉的要求融入一言一行,坚决抵制各种隐性“围猎”。

一些党员干部的案例是一面鲜明的镜子,折射出“围猎”从未远离、腐蚀就在身边的现实。党员干部必须摒弃小节无害的自欺之念,始终把严的主基调记在心上、落在实处。唯有在细节上守住底线,在日常中筑牢防线,才能让围猎者无隙可乘,在“亲清”政商关系中行稳致远,真正扛起廉洁从政的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西平县纪委监委 李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