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油腻” 拒“躺平” 在学习中淬炼成长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同时要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作为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战士,要用忠诚与担当坚守初心,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光荣使命,要摒弃油腻、拒绝躺平姿态、坚持学习忘我奋斗,与纪检山河奔赴相拥。
摒弃“油腻”。早在2017年网络十大用语中,“油腻”一词已赫然在列。此处“油腻”并非中年人体态专属,是指油腔滑调、世故圆滑,不修边幅,没有真才实学又爱吹嘘的群体。“油腻”现象的产生,有深刻源远的社会现实背景,稍作考证,便知类似称呼“官油子”已流传甚久。唐朝三度拜相的“模棱官”苏味道,五代时期政坛“不倒翁”冯道,清朝“琉璃蛋”军机大臣王文韶……2020年,人民网举办了征集“官油子画像”活动,梳理出“官油子”十大特征,欺上瞒下,八面玲珑;只有唱功,没有做功;不干正事,净动歪心等诸如此类,并发声“重用老实人,淘汰“官油子”。当前,有些党员干部就表现出厚重的“油腻”感,本质上是精神的堕落,行为操守的腐化,初心使命的背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的丧失。疏于谋事工于谋人,懒于实干工于投机,尤其这种“油腻”惊现于青年干部身上,领导来了,忙着表现,领导走了,工作也就放下了,好大喜功、贪功钻营,趋于应付、敷衍塞责,精神上松懈,行动上折扣,一个个年轻的躯体上负载着满满世故感,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良好形象。社会不需要油腻之人,新时代更不需要油腻干部。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自当增强党性修养、自觉强化责任,净化政治生态,保持清爽,满怀赤子之心和蓬勃朝气。
拒绝“躺平”。一动一名组成新词,形象的描述了当代青年安于现状的消极逃避、放弃自我的情状。面对拼搏的艰辛、未知的恐惧与失败的可能,有的人以“内卷”为借口,以“淡泊”来搪塞,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事实上是不敢面对的自己松垮的心志、内心的惫懒。说到底,还是思想上出了偏差,理想信念蒙了尘,党性修养粘了污。可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苏轼,命运大手稍一拨弄,就将他的理想抱负打击的七零八落,历经三起三落的坎坷、起伏不定的际遇,但依然没有折断他的铮铮文骨,未扑灭满怀热情,未阻扰他躬身为民的大爱,“轻舟已过万重山”用生命呐喊对生活的挚爱和梦想的执着,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何况,边防烈士那“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在阵阵回响;三年抗疫医护那“轮到90后保护中国”的声音依旧在激荡;抗洪官兵在风雨飘摇中巍然挺立成一道道人墙历历在目;扶贫振兴将士们在乡土中默默挥洒汗水……奋进者,不会被丧文化裹挟于泥沙,不会束缚于佛系的牢笼,不会苟且于摸鱼的节奏里,也更不会选择“躺平”辜负时光。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扬起,厘清心态,警醒之、力避之、摒弃之,拒躺平,这不止是青春的底色,更是每个人的精神力量、国家民族复兴的希望。
坚持学习。要想摒弃油腻,拒决躺平,须以学习为本。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党光荣传统,是一以贯之的独特精神气质,也是我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延安时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等十几所干部学院陆续创立,许多党员干部在学习的阳光大道上迅速成长,提笔能属文、抬脚能打仗。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肩负时代使命,要坚定信仰信念,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观,练就扎实内功,要下好“愿学好学”的功夫,解决理论学习“不深”“不透”的问题;要下好“深钻细研”的功夫,要“细嚼慢咽”,投入地学、认真的研,才能促进思想的进步,了然于胸;要下好“边学边用”的功夫,运用学习去除思想上的“躺平”和行为操守的“油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自身素质的核心和灵魂,边学边用、多学多用、善学善用,从“愿学”到“善学”,从“被动”化为“主动”,从“能干”转化为“会干”,戒除自我懈怠的苗头,强劲自我提升的动力,提升自我发展的站位,使我们的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人生宛如万里河山,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塑他梁骨。“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回首2023,是乘风破浪、笃行不怠,展望2024年,是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愿我们始终保留孩童般清澈的眼睛,摒弃油腻,拒绝躺平,常照镜子,正正衣冠,及时洗洗脸、出出汗、排排毒,坚持学习,在精神层面获得新生,愈加清醒地担当。(泌阳县纪委监委 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