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观点声音

当官发财当两道

发布时间:2020-04-1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本报对浙江省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陈祥荣严重违纪违法案进行了剖析报道。陈祥荣出身贫寒,通过刻苦学习,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然而,随着职务升迁,权力的诱惑和欲望的膨胀让陈祥荣开始大肆敛财,沦为金钱的“奴隶”。他低价购房、主动提出高息借款、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并与妻子上演“前门当官,后门开店”的贪腐双簧,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最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教训惨痛。

  为何陈祥荣由全村学习的榜样,成为警示教育的反面教材?从最初的小心谨慎、戒备提防,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坦然接受,在一次次觥筹交错中,在一次次礼尚往来中,陈祥荣逐渐迷失了自我,走上了不归路。究其原因,在于心态失衡,忘却了自己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份,丢掉了初心。正如他所言,当看到身边的老板赚得盆满钵满,“总觉得自己智商不比他们差,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也不低,凭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自己却只能拿死工资。”

  梳理近年来落马的腐败分子,有不少是因为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失守了底线。有的落马干部在忏悔录中写道:“我之所以走到今天,根子上就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没有把握好为什么要当官、当官要干什么等基本问题。”“随着职务的高升,权力观错了位。”“掉进钱眼里了,没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主观出了问题,思想出了问题。”……殊不知,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贪欲的膨胀、理想信念的动摇让他们忘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最终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当两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身为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恪守廉洁自律的底线,拧紧“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切莫因一时糊涂,走上不归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4月13日02版,陈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