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缘何“晚节不保”
“咱村的孙发兴不是在外地做生意吗,手上有钱还申请危房改造款?”
“他是支书李书林的老岳父,他不申请谁申请。”
7月骄阳似火,区委巡察组长张耀中顶着烈日带领巡察人员在板桥镇白果树村入户走访,走到村头树荫处,突然听见几个哄小孩的妇女小声议论本村支部书记李书林岳父孙发兴申请危房改造款的事。闻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巡察人员停下脚步,和群众详细攀谈,初步了解李书林岳父孙发兴及其3个儿子长年在外地做生意,一直没在老家居住,今年想在闲置的老宅基地上建新房,于是向上级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家庭不贫困还申请危房改造项目,区委巡察办立即将该问题移送区纪委监委,收到关于李书林的问题线索后,区纪委调查组随即开展调查核实。
“根据危房改造有关规定,申请危房改造资金,危房和贫困是两项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这点你清楚吗?”谈话过程中,调查人员询问李书林对政策的了解情况。
“我不知道,只是看到别人的危房都能申请危房改造资金,我的亲戚,他们也是本村村民,也能享受这个政策。”李书林百般抵赖,想推卸自己的责任。
随着调查的深入,李书林弄虚作假,帮助亲友骗取危房改造款的违纪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据李书林交代,自己在白果树村委任职39年,在当地政府、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尤其是长年担任支部书记,成为“一把手”后,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心里也起了一些变化,认为在自己主管的工作中,适当的为亲友谋取一点“福利”也无可厚非。于是,李书林在明知不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情况下,出谋划策为其岳父孙发兴申请危房改造项目。因孙发兴及其3个儿子户籍均已迁至驻马店市区,李书林提议以孙发兴家人孙宗印名义建房,通过李书林操作,以孙宗印名义申请危房改造,领取补助资金12125元,没想到东窗事发,最终这位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晚节不保”,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身为一名党员,接受党的教育几十年,却在最后时刻做了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我对不起党的培养和组织的信任,更对不起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和老少爷们!这次的事情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将以此为戒,认真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时刻绷紧纪律这个红线,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人民办好事,为社会出好力。”在白果树村召开的处分决定宣布会上,李书林面向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当众检讨。
“在基层特别是农村,优亲厚友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村干部因在本村任职多年,习惯以任性用权来体现自己有工作能力,以致游走在法纪的边缘而不自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觉悟和组织意识,激发每位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用好监督这把‘利剑’,加强对农村低保、五保、危房改造、养老保险、新农合等各项惠农政策的日常监督检查,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预防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驿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