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本地要闻

正阳县:小蘑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发布时间:2024-02-05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现在蘑菇进入采摘旺季,每天可采1000多斤。”近日,在正阳县熊寨镇毛集村刘长见的蘑菇种植大棚内,刘长见和妻子一边采摘蘑菇一边兴奋地说,今年他种了3万多袋蘑菇,蘑菇长势好,大棚内、屋里的墙壁上都摆满了菌棒。

“俺夜里都顾不上睡觉。”刘长见说,下午四五点开始采摘蘑菇,整蘑菇、粘箱子、打包装,一二百件产品弄好,差不多夜里12点了,每天夜里12点准时出发到信阳市批发市场,凌晨两三点把蘑菇兑出去,再回到家已是凌晨5点左右,这才可以踏实睡觉。到下午又开始采摘蘑菇,虽然辛苦,但收入颇丰,看着每天都可以数着“哗啦啦”的钞票,很开心。

今年40多岁的刘长见是毛集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种植蘑菇20多年,也是靠种植蘑菇富起来的“致富达人”。

说起种植蘑菇的一路心酸和艰难,刘长见内心五味杂陈。他说,刚开始种植蘑菇时没有经验,全靠自己一点一点摸索,再加上都是散户种植没有形成规模,眼看着丰收的蘑菇成熟采摘后没有销路丢弃棚内被浪费时,自己的干劲和信心动摇,甚至几度有所放弃。镇纪委和村委干部在入村走访时走访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跟俺和乡亲们谈心谈话,鼓励大家坚定信心、树立斗志,并与镇相关部门一道帮助村里成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种植。同时,积极和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协调对种植技术进行提升、改良品种、提升产量、畅通销售渠道,为乡亲们增收致富找门路。

“我们村规模种植户有20多户。”刘长见说,家家户户从每年10月装菌棒开始忙,到12月左右采摘销售,一直要忙到第二年的五一前后,俺村的蘑菇干还漂洋过海销售到国外过呢。

为了让蘑菇产业做大做强,2023年,在镇纪委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毛集村又引进了蘑菇产业种植项目,已建成可容纳菌棒24万袋的12个蘑菇大棚。眼下,村民们正忙着拌料,准备装袋,蘑菇产业种植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多农户联合,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将提高毛集村蘑菇种植的产量和品种,增加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正阳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用劲发力,强化对“四个不摘”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等工作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内容,通过走村入户“察民情”、田间地头“访民生”,把监督“探头”直插基层一线,以监督实效促工作高效,助力群众致富奔小康。

现如今,毛集村也成了典型的食用菌种植特色村,不仅蘑菇长势好、村民收入高,而且带动了周边群众参与蘑菇生产,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目前蘑菇、香菇已成为该县食用菌种植品种,年生产规模500万袋左右,鲜品年产量达到6000多吨,实现年产值5000多万元。(正阳县纪委监委 熊雷兵 李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