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莫道春光促,耕耘趁年华
进入谷雨,春天就到达最后一站,自上一年的小寒以来的二十四番花信风就此与我们暂作个告别。
毕竟,因花而造就的动情时光确实让人难忘。在春之尾的谷雨,人们看到满天柳絮飞洒雪绒会感时伤春。元代杨维桢在《飞絮》这首诗中写道:
春风门巷欲无花,
絮起晴风落又斜。
飞入画帘空惹恨,
不知杨柳在谁家。
谷雨来,杜鹃花遍山开放,耳边总会听到杜鹃鸟啼鸣。杜鹃鸟也就是常说的布谷鸟。这时也会感时伤春,革命者秋瑾有首诗《杜鹃花》写道: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有人伤感,也有人在谷雨时节更开心。谷雨至,樱桃可佐酒诗,牡丹正绽盛容,的确是一番舒心喜悦之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和裴杰秀才新樱桃》这样写樱桃:新果真琼液,未应宴紫兰。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远火微微辨,繁星历历看。茂先知味好,曼倩恨偷难。忍用烹骍酪,从将玩玉盘。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
谷雨时樱桃熟了,看着婉秀玲珑、娇红晶莹,吃着甜酸美妙,谁人能不喜爱呢。
更让人陶醉的算是牡丹了,历来人们对牡丹青眼有加。清代人顾禄在《清嘉录》中说:牡丹花,俗呼谷雨花,以其在谷雨节开也。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看来可叫做“谷雨花”的牡丹是最合谷雨时令的花卉了。唐人徐凝用《牡丹》诗极力赞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宋人辛弃疾又用一首词《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极力赞牡丹:占断雕栏只一株。春风费尽几工夫。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娇欲语,巧相扶。不妨老斡自扶疏。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谷雨时的盛景给了国人丰富的思想情感。但乡间百姓在谷雨时节最挂心的还是农事。此时他们会为了农事在勤里度过。农谚说: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谷雨一点雨,河里一个鱼。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谷雨来了,我们党员干部、我们纪监人除了品味谷雨的文化之美,也宜与乡间百姓一道在勤中度过。在喜临谷雨的天中大地,他们确实也是这么做的,我就也学古人写几首打油诗抒写下天中此时印象:
谷雨来临入暮春,果园麦野换图新。
绿青润目蜂蝶美,指导三农万户亲。
大好时光不可辜,扶贫抗疫在征途,
勤廉为政民心在,不挽三春笑也舒。
菜结青角猪鸭壮,防汛提前看户房,
复产复学兴百业,桩桩件件监督忙。
趁着这春意未了之时的谷雨节,让我们党员干部,让我们纪监人在天中大野喜逐乡风,去找到生命中最碧绿的景色吧!
(文 | 孙秋鹏 图 | 李前 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