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加强基层基础 释放基层监督新动能
“现在我们充分发挥村纪检委员贴身监督的优势,强化对村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三资管理及使用情况、‘三重一大’决策等情况的监督,积极探索基层监督治理新模式......”近日,在确山县纪委监委组织的基层基础工作观摩调研中,竹沟镇纪委书记刘方杰介绍说。
为建立健全基层基础管理监督体系,助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确山县纪委监委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推进全县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新路径,采取以点连线、以线连面、“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依次推进,着力解决基层监督的“软硬”建设,有力释放基层监督新动能。
加强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建设,阵地是支撑,制度是保障,人员是关键。针对乡镇纪委办公硬件条件参差不齐等难题,该县纪委监委统筹规划,从改善硬件条件入手,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高标准整体推进。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乡镇纪委办公场所进行规范升级,确保办公场所、标牌标识、人员配备、办案装备、经费保障等达到“五个统一”标准。同时在全县201个村(社区)均设立村纪检委员办公室和群众来访接待室,推动基层基础阵地建设由镇级向村级实现全覆盖。
在制度建设上,该县纪委监委组织信访室、审理室、案件监督管理室、党风政风监督室等相关部室多名业务骨干成立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专班,围绕组织协调、信访举报、办案安全、以案促改等镇(街道)基层基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镇纪委、街道纪工委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全方位梳理,在规范信访受理、线索处置、审批权限、强化办案安全等方面,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补齐制约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职能发挥的短板,形成一整套规范有序、高效有力、运转顺畅的长效机制。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统筹县、镇、村三级监督力量,按照“就近整合、便于工作、优势互补”原则,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常委(委员)+监督检查室+巡察整改督导组+派驻机构+镇(街道)纪(工)委”五位一体工作协作区制度,将全县13个镇(街道)划分为5个办案协作区,形成“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整合力量、攥指成拳、同向发力,促进监督联动、案件联查、信访联办、问题联解,将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延伸基层监督触角,该县纪委监委还创新建立镇级监督检查协作区机制,在全县各镇(街道)共设立40个监督检查协作区,将全县201名村级纪检委员纳入各协作区统筹使用,形成了“县统筹抓乡促村”的监督格局,切实把有效监督落实到基层。截止目前,协作区共开展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案件查办等工作30余次。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还把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能力作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关键环节,以“四学”活动为载体,按照分级分类原则,持续加强镇级纪检监察干部及村级纪检委员业务能力培训,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上挂锻炼、协作区交流、结对帮带等形式,定期组织基层监督人员学习党纪法规,全面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围绕“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开展实务能力培训,切实解决基层同级监督“不会、不敢、不愿”的问题,还通过“每月一测”,案件质量评查等形式,倒逼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创新监督手段,优化监督资源配置,提升基层监督质效,推动‘三化’建设开创新局面,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确山县纪委监委 张慧 殷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