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办实事 |“菇娘”带领大家奔小康
脱贫基地采摘忙,菌棒生财菇满香。近日,走进遂平县花庄镇香菇食用菌基地,一丛丛、一簇簇肥肥厚厚竞相绽放的香菇,恰似一个个身穿白裙头戴礼帽的妙龄少女。
“原生态,无污染,带包香菇回去炖个汤,既暖胃又美味,再送些给朋友,就送去了健康,别提多美啦!”正在选购的几位客人表示,自己在朋友圈看到销售信息后,便相约驱车前来。
“现在基地的香菇供不应求,销路广,渠道多,周边的几个村子都跟着种了起来,香菇就是带领我们发财致富的‘菇娘’。”近日,面对前来督查的纪检监察干部,香菇基地的负责人魏军满脸笑容地介绍起来。
然而在一年多前,说到这个香菇食用菌基地,附近的群众脱口而出的几乎都是“熄火了”。去年7月,遂平县纪委监委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监督检查时,从群众反映、实地走访中了解到,该镇重点发展的香菇食用菌项目由于销售不理想,长期处于亏空状态,导致部分群众的土地流转费和工人工资都不能按时支付。
随后,督查组进行了明察暗访,发现该镇还有部分村扶贫产业和集体经济项目不同程度存在效益发挥不明显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脱贫成果,针对收集的问题,督查组进行了梳理汇总后,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镇党委。镇党委经过认真分析研判后,明确由分管副镇长为组长,扶贫办、农业服务中心为成员,组成工作专班,“点对点”解决香菇及其它部分扶贫产业生产销售难题。
工作专班迅速行动,在与当地机关食堂、农贸市场、餐饮行业顺利达成供货协议的同时,充分利用抖音、微信等自媒体广泛宣传,并与淘宝、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拓宽香菇销售渠道。同时,制定出台基地管理办法,对技术、销售等关键环节作了明确划分、规定,确保基地规范化运行。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镇香菇基地生产销售量比去年大幅度增长,群众拿到了土地流转费、劳务工资还得到了分红,滞销的香菇“起死回生”,群众在“菇娘”的带领下,鼓起了腰包,更鼓起了奔小康的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四个不摘’政策落实情况实施监督,防止返贫和发生新的贫困,聚焦乡村建设、民生领域等腐败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强化监督,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遂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遂平县纪委监委 李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