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清风文苑

槐树

发布时间:2023-08-07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上小学时,邻居家房前有一棵槐树。春天,槐树芽格外嫩黄且清香馥郁,老远都会嗅到。那时,见到的槐树并不伟岸,枝条却很密,叶子很稠,是一处好荫凉。一天劳作之余,人们喜欢在槐树下乘凉,喜欢在槐树下话家长里短。

槐树不生虫,种在院子里较为干净。在我年幼的记忆里,许是槐树需要肥沃的土壤,似乎没有见过槐树成为栋梁的。当时人们种树就是图木材,所以槐树并不常见,人们懒得种植,认为它没啥用。但我对槐树的印象却相反,在我看来,槐树浑身都是宝。

无论哪个季节,常见有人去寻槐树的嫩枝条。他们用镰刀轻轻地刮掉绿皮,再接着刮绿皮下的二层皮。二层皮即是需要的药材,人们在下边用一张报纸或锅盖接着落下的二层皮,与鸡蛋一起炒着吃;或者与杏仁一起熬茶喝。据说能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疼,还可以医治口腔溃疡等病症。后来,听说槐树根也是药材,一般泡茶喝,有化瘀消肿、杀虫抑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能治疗痔疮、蛔虫病等。

盛夏季节,当其他植物都以瓜果挂满枝头的时候,槐树开花了,香袭很远。这时候,我会驻足、仰首,细看这难得的香花。在浓绿的叶子间,浅黄的花序合包成一团团的花簇。刚好,邻居带着绑好镰刀的竹竿过来。告诉我说,花苞叫槐米,花开的叫槐花。槐米是中药材,勾下来摘下,可以卖个好价钱。或者留一点,轻炒一下、轻蒸一下,就可以作茶叶。年少的时候,也不去多想多问,只知道槐米是药材。但因为因为家教太严,我只有看人家勾槐米、卖槐米的份,当时也多么希望自己家有一棵槐树。那样的话,我也可以卖槐米,准备学费,或者买与学习有关的墨水、笔、本。

后来,我参加工作进城了。我的家属在制药厂工作,夏季走过制药厂门口的时候,发现制药厂的门口晾晒了很多槐米,而且香飘很远。妻子告诉我,槐米是制作中成药维脑路通的主要成分,该药可以医治高血压、脑梗塞等血流不畅问题。我这才知道槐米有淡化血脂的奇效。

从此,我对槐树更加有了好感。虽然它成材慢,不是好木材,但不影响我对它的印象。因为槐树相对卫生,人们选择它作行道树。于是每逢初冬来临,路边的槐树下会落下槐角。槐角是槐花落后长出的种子,长长的角,最多六个饱满的籽,绿绿的像是晶体。小时候,我不仅在初冬捡拾过梧桐树籽吃,还捡拾过槐角。那时候,槐角被风吹落,或者被鸟儿叼落,可以轻易捡拾到一些。把捡拾的槐角在水边剥开;因为裹着槐豆的是一层粘液,需要用水冲洗才可以拿出绿绿的槐豆,将花豆剥开丢掉,专吃包在槐豆外的胶质部分,口感黏黏的透着一缕清香。有人捡拾槐角作药材,还有用它作种子,在空地上育苗。槐树苗长起来的时候,笔直笔直的,非常整齐美观。

最近这些年,周末外出游玩,路过马谷田的孙庄,看到一棵非常高大的槐树,树龄200年左右。我仰视了一下,这棵古槐非常罕见,树在一米高的坡上,或许是土层深吧,古槐树干苍劲,树冠很大,撑在云朵里的枝丫婆娑一片,氤氲旁边很大的范围,显得茂盛而苍劲。遇到这棵槐树,我对槐树不成材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再后来,我在马谷田的大山上看到一棵槐树,长在一个废弃的房子边。那棵槐树虽没有孙庄的大,但也算有百年树龄了。

某天,朋友送我一包槐米,我仔细看了一下,非常精致,每一粒都金黄金黄的,沏茶喝到嘴里,香香的口感,让人不舍得吐掉。槐米茶的香气很特别,开水冲后,香气立即散发出来,老远都能判断出是槐米的香味。现在人们都知道槐树的价值,于是就采来槐角,育苗卖,于是槐树就比较常见了。

我现在上班的路上,隔不远就有一棵槐树,发芽、开花、花谢是槐树的三个敏感时期。每次经过,都会提醒你槐树在那里等候。一是以香袭极远的方式暗示你;二是以醒目怡人的态度告诉你;三是以满地的黄花接触你。在县城,作为行道树,撷取槐米、槐花、槐豆的人少了。槐树似乎降低了身价。

但昨天,我与一同学相聚。闲聊之余,他告诉我,他在家收槐米。我好奇地问他啥价位。他说每公斤35元,卖给了临县。我忽然意识到槐米的身价不菲。于是,我又想起当年收槐米的人。他们一般是骑一个自行车,带上一杆秤,拿一个编织袋,在村里一路吆喝着“收~槐米~”。

思来想去,槐树、槐米、槐角、槐树皮、槐树根……仿佛已化作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粒槐米、一个槐角,哪怕是一块槐树皮或者槐树根啊!这样的话,我可以帮助人们医治高血压、蛔虫。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应该具备槐树的品行,时刻帮人们“清热败火”“消炎止痛”,把造福人民牢记于心,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用实实在在的付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群众利益。(泌阳县纪委监委 赵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