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清风文苑

话冬至

发布时间:2022-12-22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转眼间,又迎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冬至。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于每年公历12月21至23日交节,与夏至相对。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多年来都备受世人所重视。从古至今,皆有“冬至似大年”的说法,可见冬至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等,是一年当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逸周书·时训》有云:“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冬至过后,将进入冬季中最寒冷的阶段,“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在冬至的这一天里,民间主要有祭祖、宴饮、吃饺子、吃汤圆等习俗。

一提到冬至,北方人首先联想到的食物应该就是饺子了。可以说,冬至这一天吃饺子已成为了北方人每年的习俗了,因此,有些地方的人们也将冬至称之为“饺子节”。要说起关于冬至吃饺子这种习俗的起源,还得追溯到一千八百年以前的东汉末年。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告老还乡时看到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心生不忍,就做了一种药名为“驱寒娇耳汤”,就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后来人们为了祛寒及纪念张仲景,每逢冬至,便相继模仿着做成食物吃,从而形成了冬至当天吃饺子的这种习俗。至今,民间还流传着那句“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冬至这一天里吃饺子不仅仅有“消寒”的作用,更多的还是给出门在外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正如俗语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因此,在这一天无论多忙还是希望能够回家一趟,与家人团聚。

今天,又是一年的冬至日。每年的冬至,就如同一位老朋友,总是在属于它的日子里悄然来临。此时此刻,或许还有许多漂泊在外的人们,不能够像冬至节气那样,如约而至。但无论此时的你我身在何地,请记得在冬至这一天里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确山县纪委监委 陈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