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 | 惟愿化作一苗兰

发布时间:2021-01-15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兰花作为一种文化,滥觞于《诗经》之前,可谓源远流长。古人把兰花比作君子,赞美其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品质。孔子喜爱兰花,多次称颂兰花。他在《猗兰操》中称兰花有“王者之香”;在《孔子家语》中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说过“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之不嗅其香,与之具化也。”屈原则常把兰花誉为“美人”,即品德高尚的人。

  竞相涵养兰花品质,成为古圣先贤、志士仁人乃至诗人画家的精神寄托。修养高的人常见贤思齐,心存 “义结金兰”“芝兰之室”的美好愿望。不知何时起,人们在桌案头、茶几上养一盆兰花,意在提醒自己时刻学习、拥有兰的品质,保持、提升自我品位。其中,纪检监察干部咏兰、颂兰、崇兰、尚兰的举止常使我感动。在纪检监察岗位工作已经一年有余,我每每感激兰的惠赠。

  是兰花让我在纪检监察干部身上看到了“王者之香”的高尚品味。这种品味散发着兰花的幽幽暗香,弥漫着“忠诚”的气息。不是吗?纪检监察干部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他们初心不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不忘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他们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忧党之心,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忠诚的品位成就了纪检监察干部,也永远感召和激励着他们在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中以兰自励,坚定党和人民立场,立党为公、人民至上。

  是兰花让我在纪检监察干部身上看到了“与之具化”的良好风范。这种风范流露着兰花的潜移默化影响,展现着“干净”的本色。纪监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向兰花看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把“干净”作为底线,视“干净”为圣洁和光荣。在用权力时,他们慎之又慎,时时秉公用权,处处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民造福、为党分忧,从不徇私枉法、优亲厚友。在自律时,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干干净净做人。在净化心灵时,他们“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始终保持高尚正派、恬淡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中慎友、慎言、慎行、慎独、慎微,抵御“围猎”,不越雷池半步。

  是兰花让我在纪检监察干部身上看到了“不以无人而不芳”的美好品德。这种品德呈现着兰花的奉献情操,展现着敢于“担当”的使命感。纪检监察干部把担当作为从政准则,“不待扬鞭自奋蹄”;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奋进姿态;体现“做官务必做事,做事绝不作秀”的使命担当和务实精神。他们恪尽职守,担责不误、临难不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们到一线监督、靠前监督,坚持执纪必刚、失纪必追、追责必严,善做善成。面对困难和阻挠,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计个人得失,以坚毅和一往无前的韧劲捍卫“两个维护”。

  ……

  程途漫漫,唯有奋斗;“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愿我们在奋进 “十四五”的征程上心怀兰花志向,不因环境失初心,不为得失移志节,不负韶华、不负人民,不懈奋斗、砥砺前行。(泌阳县纪委监委 赵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