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苑 | 中国精神
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占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一天。在这一天,我们不仅回忆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同时也继承了他们那种追求民主、自由、独立、富强的不屈不挠的牺牲精神和创造智慧,这种精神是我们形成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不竭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的凝聚力的现实体现,是中国精神,值得我们后人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
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国精神”的本质。
大海,是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成的;史诗,是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的。回首来时路,“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看如今“山川异域,风月通天”,亿万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所在。
任劳任怨、勤恳实干、勇敢自信、刻苦认真是“中国精神”的特征。
“为官避事平生耻”。从这句话看来,“担当”二字重千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0年任中央党校校长时,他就强调“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更是强调了敢于担当这一条,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并把这作为好干部标准的重要一条。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虽是戏谑之词,但也表达出群众对干部的期盼,第一条就是敢于任事、勇于担当。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干部就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
爱憎分明、自觉自愿、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是“中国精神”的关键。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不管是国家要实现振兴,还是个人要成就事业,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立志,二为勤勉。立志是前提,勤勉为保障,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则难以成事。这句含义隽永的古语,正表明立志与实干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有着宏大的发展目标——“两个一百年”近在眉睫,民族复兴“中国梦”曙光在前;我们也面临复杂的发展环境——发展攻坚期,多少工作要推进;改革深水区,多少困难要破题。正因此,我们更需苦干实干,以务实作风、踏实态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而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也能找到人生舞台、收获出彩机会,以志为方向、以勤为动力,与国家、民族一起前行。
时代风云激荡,历史沧桑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与中国精神将更为彰显、影响更为深远。(确山县纪委监委 杨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