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人”是咱心上人,“麻头事”是咱幸福事
随老王出了芦庙乡政府,往东5里到张崔吴村,走进贫困户潘富荣两兄弟家。二人是老光棍,老大潘富荣80岁,年老多病,老二50多岁,有轻微精神疾病。两人收入来源为政府补贴。老王去年走访,发现他们住房漏雨,就联系有关部门为他们及时维修。潘富荣已享受五保的情况下,又协助潘荣权办理了低保及政府救助金,给了他保洁员、护林员的公益性岗位,每月增加500元收入。以前愁眉不展的老哥俩今天交谈时红光满面。我们要走了,老哥俩反复强调:政府这么贴心,俺今后也得为庄上做点好事。”
放心离开张崔吴,往南驶过还闪烁着朝辉的吉斗河,来到了贫困村韩庄村部。这个庄以前有多年解决不了的矛盾:十多年前村委把200多亩地发包给个人,期限长达40年。群众对原合同及资金流向意见很大,不间断举报上访。老王带乡纪委同志深入100多家农户走访、调查,查实了举报内容,处分了相关责任人。土地承包费低是群众最大关切,老王积极与村“两委”干部和承包方协调,通过“四议两公开”修订了土地承包补充协议,为群众赢得了100万元的新增收入。今天在村部听到村委、群众、承包人三满意,老王庆幸,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和村级治理终迈了个大步子。
往西经过同心寨水库,那寓意着干群同心党群同心的水波,银光闪闪,犹如喜悦的目光,让人全身舒畅,我们在路摊吃点午饭,又行驶5里来到合庄。残疾低保贫困户万德福,去年危房改造建了新房。新房新院,阳光铺满,树头鸟啾。5月份时,德福说房顶洇水,老王去看确有微弱洇湿。施工方却说,房子是验收过的,质量没问题,德福是无理取闹。想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何况是贫困户,老王当即严厉批评:你是政府委托为群众做事的,要让贫困户满意,你的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施工方当即进行了防漏维修。今天不能在他家常坐,贫困户王红起三兄弟家是今天走访的关键,可是临别,语讷的德福握着我的手总是不放。
为节省时间没惊动村干部,我们就赶往王红起三兄弟家。在危房改造中他们想超标准,曾阻挠施工,施工结束,昨天又到乡里上访,回时仍不满意。这次他们要求每人都享受600元的到户增收,这不合规。老王三家转着解释扶贫政策,解释到户增收,激励他仨别耗费光阴,得学会自强,打消等靠念头。老大不好意思地说:像我仨这样,别人眼里的麻烦人,你也不嫌麻烦,我仨这麻头事,你也不怕麻头,王成志我真服了你了!老王说:见外了,“麻烦人”也是俺的贴心人,“麻头事”就是俺党员干部的幸福事。最后三人终于答应把今后日子好好打算一下。
转了一个圆,往北回乡政府的路上,跑跳的放学娃摇荡着夕阳的红绸,我眼看着纪检书记老王的忠诚和担当,天地绽开红艳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