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 | 回家

发布时间:2020-08-21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金志文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了,他想忘掉那个家。

  金志文是八零后,独生子女。按说,即使生在农村,他的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但是,在金志文还没出生时,他妈就一身病,在金志文的记忆里,他妈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不吃药。

  到谈婚论嫁时,金志文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村里家家户户都搬到了新农村,盖起了别墅一般的楼房,而他家还留在老宅子里,房子还是父亲结婚时爷爷给盖的三间瓦房,而且房子后墙已经开裂,碰上连阴雨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金志文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家已沦为村子里最穷的人家。谁家的姑娘愿意跳进一个穷窝呢?这样一耽搁,就过了结婚的黄金年龄——都快三十岁的人了,还是光棍一条。

  二十八岁时,他二姑终于给他领来了一个姑娘。全家人欢天喜地,好酒好肉招待。一细说,才知道这姑娘模样虽然俊俏,但脑子却不太灵光。金志文不言语了。金志文的二姑一看情形,立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主要的是人家女方一分钱的彩礼都不要。父母认了,金志文也动摇了。

  结婚第二年,这个傻媳妇就给金家生了个大胖小子。一家人这次是真的欢天喜地——拿出所有积蓄,光满月酒就摆了十几桌。他们一家人希望通过这次大操大办驱走以往的霉气,迎来好运。

  这段时间是金志文最幸福的时光,虽然妻子智力有点问题,但也能帮助母亲做点简单的家务活。特别是孩子一逗就笑,更让这个贫穷的小院其乐融融。

  孩子一岁多,别人家的孩子都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了,可金家的孩子还像个几个月的婴儿,只会笑,不会说一个字,腿也软得支不住架。全家人慌了。县城医院检查不出结果,又带到省城医院,给出的结论是脑瘫并伴有癫痫。

  祸不单行。就在金志文带孩子到省城做检查的时候,他的傻媳妇因为看不见孩子,四处跑着乱找,又掉进河里淹死了。

  金志文的天瞬间塌了,眼前一片漆黑,生活的希望就这样被瞬间熄灭了。在一个深夜,他出走了。

  两年多的时间里,父母没有得到他的消息。两位老人认定儿子不在人世了,他们哭干了眼泪、也已经绝望了。为了孙子,他们咬牙忍着活下去。

  大年三十晚上,电话铃响了,两位老人终于接到金志文的电话。他说他在深圳打工。还不等两位老人说些什么,那边电话就挂了。然后就只是每个月如期而至的汇款。

  金志文的儿子金向明,转眼就到了入学年龄。由于智力障碍造成生活不能自理,就成了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对象,也是我们扶贫小组的帮扶对象。

  在与这家人的不断接触中,我深深理解了这家人在遭受一连串毁灭性打击后,活得是怎样的艰难。“人间疾苦”“老弱病残”这些词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写照。活着的每一天,他们都是在挣扎。

  虽然我一次也没见过金志文,但我能理解他的苦楚,所以,并不会给他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

  金志文就是一个掉进泥潭无力挣扎的人,他需要有人给他燃起希望之火,然后再拉他一把。这,正是我们扶贫小组任务中的一项,我们也正竭力去那样做。

  ——婶,你给金志文打电话,就说红十字会出资,向明的病已大有好转。现在向明都能帮着大人干活了!

  ——叔,你给金志文打电话,就说低保与扶贫专项款都已到位。让他别老往家寄钱,自己也留些钱花,照顾好自己。

  ——婶,咱家的新房子政府已经给盖好了,给金志文报个喜吧!要是有空让他回来一趟,盖厨房与修围墙你二老也干不了啊!

  腊月十八,我们组年前最后一次到金志文家,给他们送去米面油等年货。

  推开大门,院子里正忙碌着——金向明的爷爷和一个小伙子模样的人站在脚手架上正在砌墙头,金向明的奶奶和9岁的金向明在打下手。见我们来,一家人赶快停下手中的活计,忙着给我们搬板凳、倒水。金向明更是高兴得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小家伙激动得跳着脚地笑,最后干脆一头扑到我的怀里。

  那个小伙子招待得很是殷勤,一副主人的架势,一问,原来他就是金志文。

  我们一行几人都十分惊诧,没想到金志文竟是如此干净利索的一个人,三十多岁还象一个年轻小伙。我们心里都把他想象成了一个普通的庄稼人,甚至是一个消极、邋遢的庄稼人。

  三年来,我们无数次念叨金志文这个名字,却是第一次见到金志文本人。他终于回家了!

  金志文言语不多,但迎着我们的目光里分明有了一种叫“希望”的成分。

  “过完年还出去打工不?”我们组长问。

  金志文:“不准备出去了,父母都老了,还一身病,体力活干不动了。孩子又小,离不开人。”

  春节后第一次下乡送教得知,金志文与人合伙在县城组建了一个装修队,农忙时还能照顾到家。

  “五一”节后,我们再去金志文家,远远就看见大门上贴着大红的“喜”字。推开门,一个素净的小媳妇从堂屋里走出来,随后跟出来的是面貌全新的金志文。

  那天的天气是那样好,阳光照耀着这个院子的每一个角落。(正阳县纪委监委  赵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