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学党史 | 在学党史中感悟军民鱼水情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百年党史,风云激荡,波澜壮阔,无数革命烈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与人民大众的鱼水情深、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百年党史,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与人民风雨同舟、鱼水情深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服务史。
坚持人民至上,为民谋福。在革命烽火中,人民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才有群众“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的真挚心声;在基层岗位上,无数个像孔繁森一样的党员干部把自己满腔热血献给了西藏高原,献给了党的事业,才有了藏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在脱贫攻坚战中,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才有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人间奇迹……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服务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根植人民,全力做好为民谋福工作。
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1931年国民党政府对中央苏区实施食盐等物质封锁,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落入共产党手里。面对困难,当地老百姓有的把粪桶做成双层,把盐藏在下面,有的打通竹杠的关节,有的用食盐水浸渍衣服,甚至还有人假扮乞丐、假装出殡,千方百计把食盐输送到苏区。哪怕要跨过重重险阻,哪怕要冒着生命危险,群众依然义无反顾,帮红军解困。原因正在于,红军坚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誓言“只要红军有盐吃,就得让老百姓的菜碗也是咸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事。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党员干部只有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才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和国家。
坚持改进作风,为民服务。“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1934年11月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战士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老百姓。徐解秀老人感慨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跟“半条被子”的故事一起感动中国的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是共产党始终依靠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廉洁作为立身之本,牢记岗位职责赋予我们的权利绝不是私权,要用好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去服务人民,做好人民的 “服务员”。
不忘来时路,不惧新征程。百年党史波澜壮阔,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员干部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我们,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党为民服务宗旨薪火相传,续写新的篇章,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上蔡县委巡察办 张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