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1234智联监督”:让监督更有力群众更满意

2023-12-20 17:04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几秒钟或者几天时间能干成什么事?

在周口市川汇区,几秒钟,通过被老百姓称作“慧”监督的两个智慧监督平台,能查看村居“三资”账本、惠农惠民资金发放情况,抽查干部作风,反映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诉求。

不仅“慧”监督多点开花,清存量也在快马加鞭。今年7月下旬,经过几天“逆袭”奔跑,当地成功突破一件粮食领域案件,顺势带结一件巡视巡察移交问题线索,实现“一炮双响”。

这些“成绩单”的背后,是“1234智联监督”模式的有效运作。

“‘1234智联监督’模式,就是依托‘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机制’这个智联监督体系,做实做优‘四项监督’。”川汇区纪委副书记贾凯说。

据了解,周口市川汇区纪委监委围绕实现高质量监督这一目标任务,成立了智联监督指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在不改变原来职责分工、不改变隶属关系、不增加机构编制的前提下,由委机关班子成员、相关部室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纪委书记担任指挥长,纪委副书记或常委担任副指挥长,每周一到周五轮流带班,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定期梳理汇总个案、类案,分析查找案件暴露出来的区域性、系统性、制度性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常态化建章立制。下设指挥调度部、数据管理部、线索处置部、跟踪督办部、结果运用部和质量评价部,实现监督各环节“无缝隙衔接、全链条贯通”,推动各类监督同频共振、协同发力。

“以智联监督指挥调度中心为引领,我们还建设了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和基层公权力大数据智慧监督两个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统计分析、比对碰撞等技术优势,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出击,推动纪法监督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贾凯进一步介绍,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通过数字赋能,为近100家规上企业、300多家工业企业和2万多个商户提供服务;基层公权力大数据智慧监督平台通过信息公开、智能分析、联动监督等方式,方便群众监督。

在“一个中心”统筹和“两个平台”支持下,川汇区纪委监委构建了构建三项工作机制,制定任务、责任、问题、结果“四张清单”,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制度化常态化。

——以信息共享机制消除“壁垒”。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巡察机构、检察、审判、审计、统计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制度》,配备信息员,定期向中心数据库报送信息,拓宽“视野”和案源,进而解决信息不通问题。

——以工作联动机制打通“堵点”。采取“室抓办带组”动态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巡改”一体推进等模式,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审判、检察、公安、审计等监督资源贯通衔接、协作配合,最大限度发挥拳头效应,进而解决监督力量松散问题。

——以片区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将9个办事处划分为3个基层纪检监察协作区,实行“1名班子成员+2个业务室+3家街道纪检监察机构+相关联系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工作机制,一体推进基层监督检查、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工作,实现“室组地”联动监督办案。同时,探索开展派驻机构监督工作量化评价,按照“全周期管理”理念,对照各类规范性文件和制度中有关派驻机构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探索构建量化评价体系,提升监督质效。

这一模式运作一年多来,有效破解了数据信息不通、部门各自为战、办案力量不足、基层力量薄弱、反映渠道不畅、处置质效不优等问题,实现了监督入口“最先一公里”到有效监督“最后一公里”的贯通衔接,初步解决了压力传导“上热、中温、下凉”的问题。

依托“1234智联监督”模式,川汇区纪委监委持续加大办案力度,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作用;深化以案促改,强化不能腐的制约作用;推进清廉建设,强化不愿腐的自律作用。今年截至目前,立案110人,党纪政务处分85人,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83份,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68场次,指导全区各单位排查岗位风险点794个,制定防控措施717项,修订完善制度333项,打造7个清廉单元12个清廉建设示范点。在周口市案件质量评比中,连续两年获第一名。

“没有一支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就不可能实现高质量监督。”川汇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敏表示,要认真开展教育整顿,全面自查自纠,深入检视整治,清除风险隐患,确保“纪律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过硬、绝对可靠。


责任编辑: 川汇区
  • 版权所有:中共川汇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川汇区监察委员会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