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服务同向发力 护航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纪委监察工委将正风肃纪反腐与作风建设、政企沟通、助企纾困等贯通起来,通过用心用情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等方式,多措并举、务实发力,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提供坚强纪法保障。
数据赋能,破解机制性梗阻。示范区纪委监察工委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力企业、服务群众的突破口,实时跟踪关注企业痛点难点问题。向辖区内300多家企业和商户发放“营商环境监督一点通”二维码,通过“码上监督”收集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听取企业对职能部门行政审批、涉企行政执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惠企政策是否务实管用、政策落实是否精准有效、政务服务是否高效便捷,实现异常数据预警、廉政风险防控、发现问题线索处置一体化办理。截至目前,通过“营商环境监督一点通”平台,共收集意见建议28条,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4个,反馈满意率100%。
瞄准靶点,强化精准性监督。紧盯与企业联系密切、涉企行政执法相对较多的11个职能部门,围绕惠企政策落实、窗口单位作风建设、重点项目推进等开展监督检查,持续助企纾困解难,围绕执法不规范、不严格问题,过度执法、粗暴执法问题,趋利逐利执法、选择性执法问题,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问题,吃拿卡要、以权谋私问题等五方面内容开展专项监督。同时,在开展调研走访和监督检查过程中,对接收的涉企问题线索做到即交即办,第一时间下发监督建议和转办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办理,搭建起涉企线索处置的“绿色通道”,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
系统施治,提升服务性效能。把推动干部作风转变作为重要抓手,通过约谈提醒、明察暗访等方式,重点监督在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不主动不积极、作风不实甚至违规违纪等行为。严查权钱交易、干扰企业发展等涉企腐败问题,坚决清除污染营商环境的“作风病毒”和损害营商环境的“害群之马”。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建立台账,针对共性问题督促职能部门举一反三,深挖问题根源,全面排查整改。
下一步,示范区纪委监察工委将持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监督重点,以强监督破解损害营商环境痛点难点堵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一流发展环境,坚定不移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