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以务实作风和深厚感情诠释驻村工作 ---- 记鹿邑县纪委监委驻毛庄行政村工作队员丁建民

2020-04-30 16:55 来源: 周口市纪委监委

“村内道路坑洼不平,坑塘里的水浑浊恶臭,村民各家各户的杂物乱堆乱放,贫困户的居住环境脏、乱、差。”这是鹿邑县邱集乡毛庄行政村留给县纪委监委干部丁建民最初的印象,也让他暗暗下定决心改变村容村貌。

2018年5月31日,丁建民以一个驻村工作队员的身份来到毛庄行政村,他在驻村工作日记的扉页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从今天起,我就是毛庄行政村的普通一员,这里将成为我的第二个家乡,我承诺:派得来,住得下,尽全力,解民难,用心干,不添乱。这一待,就是600多个日夜。

沉下心,搞好学习教育,做朴实村民思想上的带头人

驻村之初,丁建民就把夯实毛庄行政村的党建工作当成了的首要任务。

通过逐步完善管理、教育、学习制度,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认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建立微信工作群,通过“学习强国”“远程教育”等平台,积极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督促落实并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增强党员们的服务意识。加强村级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廉洁自律的根基。全面推进村务、党务公开,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开展。

在丁建民发挥“头雁效应”的带动下,有4名同志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名同志被批准成为预备党员,1名同志被确定为发展对象,1名同志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俯下身子,用脚步丈量,做贫困户生产生活上的贴心人

深入群众生活,了解群众需求,拉近与群众的感情是丁建民工作开始的第一步。

很快,丁建民成了毛庄村12户贫困户家中的常客。

毛明一和姐姐,一位70多岁,一位90多岁,二人没有劳动能力,家居环境差,以后要常来帮助打扫卫生。

毛刘德,家中两口人,母亲年老多病,本人有精神病,二人虽然有低保补助,但生活还是很困难,以他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五保,因行政村干部对五保政策理解不透,误以为不到60岁不能享受五保,所以没有为他们申请,回去之后,要赶快准备材料为他申报五保户。

……

丁建民每到一户,都会随笔记下他们的每一个需求,并尽快的去落实解决。

根据走访的情况,结合对教育、医疗、住房、安全饮水、残疾人等各项帮扶政策的学习研究,经与民政、残联、住建、电业等各职能部门的多方协调,丁建民很快为毛刘德申请到了五保户,为毛明一及其姐姐的住房申请了危房改造,亲自带着残疾的村民去县中心医院进行鉴定,为3名下肢残疾的贫困户,申请到了3辆轮椅,并为贫困户筹措慰问资金5000元。

丁建民所做的一切,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见诸行动,踏实干,当好普通群众心头上最信任的人

毛庄村的路灯在丁建民驻村前已经四、五年都不亮了,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丁建民多方协调,筹措资金,让群众期盼已久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来,这些路灯在夜空下照亮的不仅仅是一条条街道,也照亮了每一个群众对干部的信任之心,照亮了毛庄村向前发展的道路。

同时,丁建民结合村实际,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党的建设、环境卫生六个方面为该村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

规划有了,可要彻底改变村容村貌,先从哪里入手呢?经集体商议,大伙决定从治理坑塘开始。

“听了丁主任关于我们村的三年规划,心理很震动,关于咱村的坑塘治理,我表一下决心,该出工出工,该出钱出钱,决不含糊!”

“丁主任来到咱村,路灯给咱装好了,现在又对咱村的坑塘进行治理,是好事,我是党员,带个头,西边坑塘里占有我家七分地,我无偿贡献出来,坚决配合村里工作。”

“坑塘治理花销很大,丁主任不向群众收钱,但我们也不能拉后腿,我们村组占地多,村民都同意,老陈嫂子都说了,该挖就挖,只要是为村里好,我们组没意见。”

“我支持!”

“我同意!”

……

“我们的村民是那么善良淳朴和令人感动,你只要真心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报以百分之百的支持和信任,在后期进行的坑塘治理、环境绿化、文化广场和村室的建设等工作中,他们不仅捐款捐物,还义务出工,随叫随到,面对这样的村民,我怎能不拼尽全力呢?”在接受采访时,丁建民感动的说。

现如今,波光粼粼的池塘、宽敞明亮的村室、平整干净的乡村道路、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还有那一盏盏路灯,一棵棵桂花树,一页页驻村工作日记,都见证了驻村队员丁建民与全体毛庄村民的付出,也更加坚定了他脚下的路。(鹿邑县纪委监委 潘向丽)

责任编辑: 周口市纪检监察网管理员
  • 版权所有:中共周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周口市监察委员会
  • 地址:周口市光明路1号 电话:0394-8260333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