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妈:
问二老安好!
近几天,看到我对接的几个特困老人,触景生情,想起您二老满头的白发,佝偻的身躯,拄着拐杖在门口颤巍巍张望的情景,我的眼泪掉了下来。
老爸,恕孩儿不孝,不能常回家看看。老妈身体较差,患糖尿病10余年来,每天两次打针,三次服药,全靠八十多岁的您悉心照顾。虽然戴上花镜,尽管小心翼翼,却还是时不时把针头弄弯弄折,事后您总是责备自己,但我知道,上了岁数的人,做事难免有点心不从力。偶尔回家,接过针盒,您无比轻松的样子让我倍感愧疚。
爸,妈,请相信您的孩子是优秀的,所做的工作群众是认可的。还记得那次我不慎将脚扭伤,贫困户老胡把自家的拐杖拿来,说是拄着安全,老凌把一杯热茶递到我手中,说是暖暖身子,还有好多村民嘘寒问暖。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个党员干部伏下身子,身体力行帮助群众干实事所赢得的那份信任、那份荣光。
就此止笔,我马上要再去趟贫困户老程家,把公益岗位的问题落实一下。爸,妈,保重身体!
您的儿子:琨
2020年4月20日
阳春四月,百花盛开,田野里郁郁葱葱。这封家书的作者刘琨,一位来自于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纪委干部,骑着电动车正走在通往该镇老古庙村的水泥路上。他边走边琢磨:“自已帮扶的两户贫困户,经过近几年的农作物结构调整,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今天,如果再把老程家公益岗位的问题给落实了,如期脱贫不成问题。”
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了近30年的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中,他时刻告诫自己,帮扶工作重在日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自己不能有任何懈怠的想法,一定要善始善终,向贫户困,也向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想到这,他内心不由泛起一丝喜悦,2019年2月21日下午那暖心的场景又浮现在他的眼前。
那天,也是在这条路上,他不慎将脚扭伤。霎时,撕裂的疼痛钻心入肺。
“作为一名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倘若因为崴脚而耽误工作,岂不脸红!” 想到这,他更心急如焚。他努力想站起来,却未能如愿。“坏了,这下可耽误事了!”入户查看的工作计划眼瞅着就要泡汤。
闻讯而来的同事将他扶到车上,陪他一同前往老古庙村。到达村里后,大家七嘴八舌地劝他回去休息,他固执地说:“新班子工作刚有起色,我在家里,如果光靠打电话与你们沟通,我也不放心呀!只有亲自入户和大家见面,心里才踏实哟!”
到底,他没有拗过大家的一片热情,被村支书拉到镇骨科医院拍片检查。脚,伤的不轻,多处韧带拉伤,还有一处骨头被扯掉。医生为他做了石膏固定,并一再嘱咐注意休息。但在回去的路上,他硬是和村支书“安排”好了5天后的群众大会事宜。
凑巧,儿子放假在家,开会当天,儿子开车把他带到村里时,群众已在文化广场早早地候着了。
当贫困户老胡担心他自制的拐杖不安全,回家拿来自家的拐杖放在他面前时,当老凌把一杯热茶递到他手中时,当好多熟悉的面孔上来嘘寒问暖时,他落泪了。此刻,他明白了精准扶贫工作的伟大和光荣。同时,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一个平凡的父亲,也在无意间为大学毕业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儿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深远意义的思政课。
“只有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才会有这般鱼水情深!”想起儿子那天回家后的感慨,他由衷地感到高兴,不免加快了电动车速度,转过一个弯,崭新的村落已呈现在眼前!(太康县纪委监委 连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