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五届市纪委五次全会精神

迎全会•回望2024 ⑥ | 太康:紧扣“访”字做文章 推动对村巡察走深走实

2025-01-22 17:02 来源: “清风周口”微信公众号

2024年,太康县委巡察机构不断探索创新对村巡察方式方法,紧扣“访”字做文章,把走访群众作为对村巡察监督的“关键一招”,与基层老百姓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听民声、察民意、体民情,全面摸排问题线索,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手资料,着力发现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不断提升对村巡察监督质效。

创新“访”的方式,提升“巡”的效率

“没跑一步俺的残疾证就给办下来了,真是太感谢巡察干部了!”一提起巡察干部帮自己办理残疾人证,并将证件送到家中的暖心行为,朱口镇邓庄村村民蔡某某就频频点赞。这是巡察组“巡”中重“访”,发现并帮助解决群众问题的一个生动事例。

根据被巡察村人口规模和群众居家状况,各巡察组巧妙利用时间节点,严格落实每村入户走访率不低于20%及不少于50户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走访活动。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差异化的走访策略,对于居家人员开展“入户走访”,外出务工人员运用“电话问访”,重点对象进行“反复探访”,重要问题人员实施“跟踪随访”等多种方式,实现对被巡察村低保户、特困户、监测户、危房改造户、老党员、老干部等6类人员的全覆盖了解,为精准发现问题筑牢根基,助力提升巡察工作效率。

聚焦“访”的内容,加大“巡”的力度

为提升走访效果,巡察组在巡前准备上下足功夫,详细收集被巡察村集体“三资”及工程项目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围绕个人家庭生活状况、对村“两委”班子的看法、对全村发展情况的现状和建议、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等多个方面,根据不同村的特点和实情,精心制定入户走访提纲。

通过与群众的深入交流,精准“把脉问诊”,洞悉制约村发展的瓶颈痛点,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症结,深挖潜在的“微腐败”问题,坚持“对症诊疗”,为优化基层治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开出“良方”。2024年,共计开展两轮对村巡察,推动立行立改问题46件,现场化解信访矛盾纠纷20余起。

“这种注重走访内容、精准发力的工作方法,使巡察工作有效突破了简单的信息收集工作局限,提升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效率,也为探求农村治理的可靠模式拓展了思路。”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注重“访”的姿态,确保“巡”的温度

“老张,今年生菜产量怎么样?销售渠道畅通吗?价格稳定吗?”一大早,太康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朱广宇就带队来到老冢镇李屯村头的一块蔬菜大棚里,了解菜农张德强家种植生菜的采摘销售情况。

在严格执行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巡察组因家施策,针对不同家庭类型采取不同的走访方式,对困难家庭采用“温暖式访”,拉家常问民意,了解他们在生活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带头致富家庭采取“鼓励式访”,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贡献,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更愿意吐露村情,分享对村发展的见解;对党员干部实行“动员式访”,强化其党性意识、责任观念,共同商讨解决村务难题的办法……通过真诚相处和温暖关怀的多元化走访方式,巡察组成功拉近了与群众的心理距离,群众对巡察组的态度发生显著转变,由最初的“不愿说、不想说”到“主动说、积极说”,真正“巡”出了真话和实情。

一年来,通过大量的走访群众,巡察组发现党组织建设、上级政策落实、财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8767个,占发现问题总数的78%;移交问题线索180余个。

锚定“访”的导向,增强“巡”的质效

“巡察干部紧紧围绕村基层特点,开展深入田间地头、上门入户走访,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发现问题的精准度,让对村巡察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该县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以“困难能解决、问题能收集、实情能得到、政策能入户”为目标导向,确保精准发现并有效解决农村党支部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三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在十三届县委第六轮、第七轮的两轮巡察中,共走访1.6万余户,覆盖8个乡镇党委及301个行政村党支部,推动及时解决宅基地纠纷、环境整治、安全隐患等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80余件,真正做到了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切实赢得了群众对巡察工作的信赖和支持,形成了良好的巡察工作氛围,取得了群众满意的基层治理效果。

责任编辑: 周口市纪检监察网管理员
  • 版权所有:中共周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周口市监察委员会
  • 地址:周口市光明路1号 电话:0394-8260333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