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扶沟县以“三结合三促进”为抓手推进“四化三查”工作落地生根

2017-02-28 10:21 来源: 扶沟县纪委

扶沟县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紧盯中层和基层干部,“厘、亮”结合,促进权力清单透明化,“监、控”结合,促进权力运行规范化,“分、联”结合,促进权力监督常态化,下大气力打通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推进“四化三查”工作落地生根。

一、“厘、亮”结合,促进权力清单透明化。一是全方位“厘权”。县纪委采取“岗位找、群众提、单位核、编办定”的方式,对各项权力清单和服务职权进行“大起底”,建立职权台账,由县纪委存档备查。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将权力清单和服务职权细化为流程图,实现可操作、全覆盖。同时,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备案制度,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调整下放、公共服务流程简化优化等权力清单和办事流程发生变化时,相关业务部门立即向县纪委报备,并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开公示。共梳理职权119项,绘制流程图730项。二是一键式“亮权”。县纪委本着“快捷、便民、高效”的原则,在乡镇(场、区)和县直重点单位配置触摸屏,将单位概况、导向图、职权清单、党务政务、股室职责、人员信息、投诉方式、工作流程全部录入系统,群众只需一键,即可全面了解服务信息。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依托公示栏、官方网站、微信、宣传手册、涉农漫画等载体,将服务事项公示,确保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监督。同时,建立职权公开问责机制,凡公开内容废止或需要更新的,业务部门及时将变更依据上报纪检监察机关备案,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督促检查。若内容变更未上报依据、上报依据不及时、督促更新不力的,严格问责、追责。共配置触摸屏47台,公示便民事项5076项。

二、“监、控”结合,促进权力运行规范化。一是多平台“监权”。县纪委依托“六台账二网络一暗访”,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六台账,即服务群众事项台账、督查台账、举报台账、整改台账、问责台账、公示台账,各单位每月将台账上报县纪委备查。二网络,即电话测评网络、电子监察网络。县纪委依据便民服务台账,委托县统计局随机抽取部分服务对象,对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通过扶沟政务网、《新扶沟》报纸向社会公示。借助县行政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网络对各单位窗口人员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实时监督。一暗访,即县纪委会同编办等职能部门组成专项督查组,对制定权力清单、公开办事流程、建立服务台账、服务质量情况进行突击暗访。同时,各单位通过实施“逢六”村务日工作机制、设置监督岗、开展民主评议、聘请党风政风监督员等方式,强化群众对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共开展电话测评2次,暗访7次,通报批评43人次。二是强有力“控权”。县纪委采取“多手段‘处’、多维度‘究’、多角度‘曝’”等方式,严控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多手段“处”,对中层和基层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线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行处置,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严重违纪人员出重拳、敲响鼓。多维度“究”,处置“一案双查”问题线索时,划清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对轻微问题用通报、诫勉等方式问责,对严重失职失责行为,严肃问责决不手软。多角度“曝”。对纪检监察干部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一律通报曝光。在村干部、基层站所人员和县直单位中层干部等不同人群中筛选典型案件进行通报曝光。将民生资金、行政审批领域典型案件作为重点进行通报曝光。在民生资金拨付、发放等时间节点,选取典型案件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违纪必究、维护民利的强烈信号。共谈话函询103人,实施“一案双查”9起,问责17人,印发通报5期,通报19人。

三、“分、联”结合,促进权力监督常态化。一是分期督查。县纪委制定了“周自查、月抽查、季排查、年巡查”制度,强化对“小微权力”的监督。周自查,即每周在具有行政审批、民生资金拨付职能的业务部门开展一次自查,查找问题、及时整改。月抽查,即每月对数额较大或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项目和资金进行抽查,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回应社会关切。季排查,即每季度针对日常督查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开展全面排查,通报权力运行、资金拨付方面的薄弱环节。年巡查,即每年根据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确定1-2个部门开展巡查,严查侵害群众利益、懒政怠政行为。共发现问题56个,制定措施96条。二是联合督查。县纪委实施“一群一会两联合”,对行政审批和民生资金进行联合督查。创建“清风农苑”微信群,及时发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民生资金管理的政策要求,交流督查方法,提高督查实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定期召集发改、审计、财政、巡察等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反馈行政审批、民生资金领域违规违纪问题线索。设置县直联合纪检组,重点对行政审批权集中、民生资金使用量大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联合监督检查。成立乡镇联合协作区,对作风建设和违规违纪问题线索进行交叉督查和查办。2016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13起,给予党政纪处分143人。


责任编辑: 周口市纪检监察网管理员
  • 版权所有:中共周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周口市监察委员会
  • 地址:周口市光明路1号 电话:0394-8260333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