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记刚来我们村的时候,就像电视里的铁面判官,不苟言笑,不爱说话,因为她是纪检干部,村里的干部都怕她,群众都敬她。”郸城县大史庄村知书史永亮笑着回忆刘霞刚驻村时的场景。
2018年5月,郸城县纪委监委干部刘霞主动申请参加脱贫攻坚队伍,到全县最贫困的地方去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用双脚丈量土地,换来群众一声“刘大姐”。从来到大史庄村起,她便风雨无阻,带着小板凳、热水壶、笔记本和驻村工作队面对面与群众话家常、讲政策、定方案,积极融入群众的生活,了解家长里短、风俗民情等等,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走遍了全村625户,对每一户的家庭状况、收支开销、生活困难程度、如何帮扶都做到了心中有数。随着村民和刘霞之间逐渐熟络,村民对这个“面冷心热”的铁娘子放下了戒心,增添了亲近。
春去秋来,912个日日夜夜,从一到下雨天就不能出门的泥水路到建成3.5米的宽敞水泥路;从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河黑沟臭的落后乡村到整齐划一、绿树葱葱、粉砖黛瓦、小河流水的示范乡村;从夜晚一片漆黑,无人夜行的寂静村庄到路灯通明、村室广场热闹非凡的多样生活;从只有小麦、大豆、玉米的主粮区到辣椒、冬瓜、冬桃样样齐全、合理规划的特色农业产业;从人均收入不到6000元的贫困村到现在人均收入12500元的富裕村。种种成就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样,这里的每一处都留有刘霞的脚印和足迹。
“大妹子,这是我刚从地里摘的冬瓜,你拿回家吃吧,等过几天养的鸡仔大了,再给你送过来两只”。56岁的周大姐不由分说,把冬瓜放在村室门口就走了。周大姐家中五口人,丈夫聋哑残疾无生活自理能力,女儿读书需要钱,家里房子年久失修,儿子在外务工不愿不回家,周大姐只能靠种和低保补助支撑度日。
2018年7月,刘霞在了解情况后,倍感心酸,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周大姐脱贫致富。在接下来的驻村日子里,刘霞经常到周大姐家中宣传政策,共同谋划致富道路,和驻村队员一起拟定帮扶措施。在政策的支持和刘霞的帮助下,周大姐种植了10亩白术,2亩冬瓜,养了100只鸡。2019年,刘霞又为周大姐申请了危房改造。
“虽然日子过的辛苦,但总算有了盼头和念想”。周大姐每逢过节,都会带些自产自养的农产品送给刘霞。
刘霞不仅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她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驻村帮扶工作与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相融合,认真做好帮扶村的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在和村民们讲政策、讲规定的同时,公开党务、政务,引导群众参与扶贫工作全过程,对于出现违规违纪行为,毫不手软、力查到底,赢得了村民真心的认可和拥护。
心中有光,方能向阳而生。如今的刘霞,依然奋战在扶贫第一线,有人喊她“刘书记”、“刘主任”,但更多的人像周大姐一样,喊她“大妹子”或者“刘大姐”。(郸城县纪委监委 徐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