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改”里的大问题
“组长,这个村个别农户‘小五改’资金使用数额较大,且有一户资金打款到施工老板银行卡,你快来看看……”
“这个‘小五改’实施有点意思,按照文件要求,‘小五改’资金使用原则上每户不超过5000元,特殊情况不超过1万元,到底这几户是真特殊还是假特殊,咱们明天走访时重点访一下……”2018年10月,潢川县委第一巡察组对张集乡五个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某夜组务会上巡察组当即成立“小五改”专项调查小组并做出安排。
“老乡,这地坪打得真漂亮啊,咱家里‘小五改’搞了哪些项目,屋子收拾得这么齐整,咱自己是不是也花了点钱?”
“俺这地坪前年自己找人打的,感谢党的好政策,给俺家里改了门窗,花了3000多元,俺自己一分钱没掏……”
走访路上,巡察人员以拉家常的方式,取得群众信任,大家说话也大胆了,由此“小五改”里的问题浮出水面。巡察组立即召开组务会,将走访情况及相关纸质资料整理,进行研判梳理、固定证据,最终发现了该村村干部虚列“小五改”打地坪项目套取、截留“小五改”扶贫资金8000元等问题。巡察结束后,巡察组根据问题线索移交流程,将该线索移交张集乡纪委。经查,移交的问题线索,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对上述涉案人员立案处理,收缴违纪资金8000元,并对村监委会主任诫勉谈话。
看似“微小”问题,巡察人员运用“耳聪目明”的必备技能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看家本领,从点滴小事中发现不合理现象,继而找到突破点深入挖掘,发现小事件背后隐藏的涉嫌违规违纪问题。
藏在“垃圾”里的招待费
“你瞧,他们村干部就是在那家酒店大吃大喝的,前天中午我还看到三个村干部在那里吃喝呢!”近日,潢川县委第三巡察组在走访群众时,一村民指着一家酒店对巡察组的杨某某说。
“俺村村干部一次也没来俺这儿吃过饭,俺说的都是实话!”酒店老板解释道。
“报告组长,通过查阅账目没有发现刘靛行村账上近两年有招待费列支。”巡察组蔡某汇报道。
一方指认村干部大吃大喝,一方信誓旦旦否认,酒店方否认招待过,账目上也查不到招待费列支,巡察一时陷入僵局。
“客观公正,用证据说话。”是巡察组坚持的一贯原则。通过召开问题分析研判会,巡察组对问题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分析,并对刘靛行村账目进行了细致的核查,一张票据一张票据地分析,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比对。终于,细心的蔡某发现该村2018年在村居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垃圾造册发放务工人员补助中,有几个领取务工补助人员签字同以往签字不太一样,好像是他人代签,难道这里有什么猫腻?
带着这个疑问,巡察组又深入刘靛行村继续调查。经过细致走访,巡察组终于查实在领取务工补助的名册中,有5名群众既没有参与垃圾清理也没有领取务工补助。
原来,该村委班子在2018年度村容村貌环境治理清理垃圾中虚列19800元支出用于村里招待费。
“本以为将招待费放在垃圾清理费中就可以蒙混过关,没想到你们连这么细微的区别都能看出来,我不得不服气,以后再也不敢虚列开支,再也不敢弄虚作假了!”刘靛行村党支部书记胡某懊悔地说。
谁偷吃了群众的“奶酪”
“我实名举报,我们居民组已经好多年未领到恒泰丝厂的征地补偿款了,请巡察组帮助解决……”商城县委第三巡察组进驻某村的第二天就接到了群众的信访举报。
接到举报后,针对这个偷吃群众“奶酪”的典型问题,巡察组迅速召开组务会,决定以此件事为突破口,深入查找该村干部是否存在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了解到,由于村委会与原居民组组长责任划分不明,利益牵扯不清,长岗组近7年的征地补偿款没有发放到位。巡察组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后,立即向该村下达了立巡立改通知书,要求在3个工作日内,必须把4.2万元征地补偿款补发到位,让群众最直观感受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巡察就在身边。
“感谢巡察组为我们主持公道,多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信访举报人在接到回访电话后激动地说。
据了解,此件信访“陈年积案”被快刀斩乱麻地解决后,巡察组马上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信访量上升明显,群众敢讲真话了,敢说实话了,一些村里水电路气等方面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线索被反映到巡察组,其中还包括村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影响群众幸福感的突出问题,巡察组都根据轻重缓急予以解决,第一时间斩断伸向群众“奶酪”的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