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许世友将军家乡河南新县的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笔者近期看了一些关于许老将军的书籍,特别是看了《许世友将军三跪慈母》之后,深受教育,感受颇多,在此与大家共勉。
许世友将军一生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将军不仅以英勇杀敌、能征善战而扬名,他的侠骨柔肠、一片孝心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从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间,许世友仅仅见过母亲三次面,每次相见,将军都会恭恭敬敬地给母亲磕头下跪,以表思念和感恩之情。尤其是1949年见面时,已是华野山东兵团司令员的许世友当着100多名部下的面,“扑通”一声给母亲跪倒在地。母亲忙说:“快起来,一个大将军怎么能当着这么多部下跪我一个老太婆。”将军泣不成声地说:“我当再大的官,也是娘的儿。我是‘不孝之子’,这么多年未尽孝,您老就让我多跪一会儿吧,这样我的心里好受些。”朴实的话语,诚挚的情感,令在场的将士为之动容,感动不已。许世友将军不以位高而薄待母亲,不以位高而在乎面子,实属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时观眼下,随着身份和地位的提升,确有一些为官者的思想观念和处世态度很快也会发生变化,他们的“情感功能”大大退化,或者说是严重萎缩,有的永远是一副模式化的、程序化的口吻、嘴脸;还有一些人好的东西没学会,却学会了“城府”,于是装作出一副高深莫测、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些人骨子里就烦做事,烦群众,想的只是自己,整天盘算着怎么投机升官。发展到这般地步,这些人的荣辱观势必会迷失方向,对待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标准也会混淆,他们以生活奢侈为荣,把艰苦朴素当耻;以高高在上为荣,把谦虚友善当耻;以投机取巧为荣;把扎实苦干当耻。对待组织,也不再以忠诚为重;对待工作,更不会以敬业为本;对待父母,将不再以孝敬为先。媒体曾经报道“深圳市某区发生公务员打骂自己父母” 的事件,折射出当前少数领导干部的孝心和道德极其缺失。
俗话说: “百善孝为先。”孔子亦曾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中足见“孝”字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个连古人尚且知晓的道理,我们生活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人们又何尝不理解呢?许世友将军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征善战、敢打敢拼,更重要的是他明白是与非的标准,懂得美与丑的界限,知道做人做事的准则。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做官先做人”看作是为官从政的美德。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用金子比喻人品官德,纯度越高,品位就越高。著名作家萧军曾说过:“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没有高尚的人格做底子,为官从政就容易跌跤子。高尚的人格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而再强再大的才能却填补不了道德和人格的缺陷。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习近平总书记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受人尊敬的人,进而做好自己的事情、做一名好官呢?笔者认为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更应具备以下几项素质,即勤劳谋衣食、办事守规矩、做人守底线,待人讲道德。要想生活的好一些,就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取得,绝不能损人利己,巧取豪夺;凡事要讲原则,切不可因为一时头脑发热而有章不循,违反纪律规矩甚至是法律法规;在家庭要夫妻和睦、敬老爱幼,在单位要团结同志、勤奋工作,在社会要热心助人、乐于奉献,做到待人处事讲究诚信,一诺千金。只有做到这些,才为做好事、做好官奠定基础,才可能做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人民群众敬重的是领导干部的品德而不是官位,佩服的是领导干部的魅力而不是权力,铭记的是领导干部的业绩而不是官位。古代的开明官吏尚且讲“一日无为三日不安”、“当官避事平生耻”的职业道德,我们今天更应该明白“有为”是首要素质,无为就会愧对组织、愧对群众、愧对每个月不多但也不少的工资报酬。所以,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向许世友将军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切实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其位、履其责,真正在本职岗位上做点事情,真正对得起组织、对得起工资、对得起父母、对得起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