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鄢陵县安陵镇纪委综合运用“一事一跟进”监督新路径,聚焦民生领域村民关心的低保事项,按照实事求是、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充分发挥“探照灯”作用,联合镇民政所人员采取实地走访、入户核查、审查档案资料等方式,对全镇拟新增21户33人低保待遇人员和7户7人低保取消人员,开展全方位核查。重点对居民低保申请、社区“四议两公开”程序审核、公示以及低保资金发放等重要环节进行跟进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确保全镇低保工作“阳光”公开、透明运行。
关口前移站“前哨”。低保审批启动前,镇纪委督促社区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向居民公开拟认定低保对象家庭经济状况等相关事宜,同时采取随机走访、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收集居民意见建议。针对社区申请人相关情况,根据前期收集整理的评审内容,镇相关部门成立低保审批小组,对照河南省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中认定对象、范围和标准等事项,讨论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拟享受低保申请资格。
全程监督用“双线”。社区纪检委员全程参与每月的申请低保人员核查、评定工作,对新增拟享受低保人员相关证明材料真实性、客观性进行审查把关,镇纪委对各社区拟享受低保户入户调查情况和动态调整线上线下公开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低保动态调整信息及时在“小微权力”民生监督平台和居务公开栏同步公示公开。同时充分发挥社区监督信息员作用,及时掌握群众诉求、舆情热点、矛盾焦点,主动向社区、镇党委建言献策,打通基层神经末梢,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进村入户心“有数”。按照“每户必入、入户见人”的工作原则,镇纪委、民政所、社区监委对拟增和取消低保人员开展入户审核,主要核查确认在册保障对象家庭收入、人口结构、生活水平等变化情况;询问、查看新增低保对象居住条件、健康状况、子女就学就业、家用电器及就医病历和发票等;听取被调查对象近期经济来源及支出情况等。同时按照“谁摸排、谁负责”的原则,分类梳理予以保留的低保对象,对不能享受低保待遇的对象,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心理疏导工作。
低保公示受“监督”。要求各社区落实城乡低保公示制度,做到应公开尽公开。着重对低保家庭人员姓名、保障人数、保障类别、保障金额等基本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低保复核工作严格按规定程序执行,实现管理规范透明。
下一步,安陵镇纪委将继续加大对民生各领域突出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低保信访和问题线索收集处置工作机制,充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及时处置问题线索,精准运用监督执纪手段提高监督力度,有效预防低保审核中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持之以恒织密民生“监督网”,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