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同志,俺反映个事,岳庄村的村支书岳战稳欠我的工资一直没给我。”今年4月底,建安区委第五巡察组对榆林乡开展村居巡察,进驻不久,巡察组就接到了群众的问题反映。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岳战稳为啥会欠群众的工资?欠的又是什么工资?是“诬告”还是真的欠钱不还?巡察组立即展开调查。经过调查得知,岳庄村党支部书记岳战稳和反映人姬红如之间确实存在经济纠纷,可事情是否真如反映所言呢?
区委第五巡察组通过多种方式很快摸清了双方的具体情况。原来,2011年,反映人姬红如的儿子姬玉栓时任姬家营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接续村集体经济“烂摊子”项目,时任岳庄村主任的岳战稳出资50余万,同姬玉栓一起接管了这个“公司+农户”的养牛场。反映人姬红如就在养牛场看大门,当时口头约定工资为“每年万儿八千”。2014年,因经营不善,养牛场破产倒闭,姬红如的儿子退出与岳战稳的合作,不再担任村支书职务,去外地打工。养牛场几十万的债务由岳战稳一人承担,在变卖了养牛场部分物资偿还债务后,实在无力支付姬红如的2万元工资。于是,这些年,身背债务的岳战稳和求要工资的姬红如之间矛盾不断。
“巡察同志,我也很冤啊,我家里还有个癌症病人,我现在是一边照顾病人,一边偿还养牛场的债务。本来是姬红如儿子和我一起办的养牛场,他一分债也不还,还让他爹来问我要工资。”面对来了解情况的巡察干部,岳战稳感到十分委屈。
“我儿子和他的事是他俩的事,我的看大门工资是我的事。一码归一码,他欠我的工资就该给我,这都好几年了,一分钱也不给我。”78岁的反映人姬红如则愤愤不平。
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组长杨强军在驻地主持召开了矛盾化解座谈会,邀请反映人和被反映人“当面锣对面鼓”,把问题说个明白。
“你儿子不还债,债务光我一个人还了,算下来他还欠我的钱呢。你还要工资,你咋不去问你儿子要工资啊。”
“他是他,我是我,我给养牛场干活了,工资钱你不能不给我。”
座谈会上,岳战稳和姬红如一见面就“叮咣”起来。建安区委第五巡察组组长杨强军赶忙稳定两人的情绪。
“咱今天来这就是说这事的,你俩谁也别带情绪,咱们一五一十说个清楚,我们一抓到底,让这个事一清二白,你俩的债务一笔勾销。这边乡纪委书记也在场做个见证。姬大爷,你先说。”
……
第一次见面会后,第五巡察组又多次走访当事人,要求乡纪委书记跟踪督办,两边协调做工作。
“岳书记,你身为共产党员,还是村支部书记,要有党员干部的觉悟。欠群众的工资款不给一方面影响不好,另一方也违背党的群众纪律。再说了,姬红如大爷今年都78了,这点钱也是他的生活费啊,老人家不容易啊。”
“你们巡察同志也不容易,为我们这点事跑前跑后的。丁是丁卯是卯,我家里再困难,也不会不给他工资,这也算了结我的焦心事。”再次走访岳战稳后,岳战稳终于表了态,“还钱。”
当双方再次坐到一起的时候已经是5月22日,这次不再是“弩拔剑张”,而是“和乐融融”。岳战稳当场写下保证书,双方约定12月底前,由岳战稳把2万元工资如数支付给姬红如,这笔拖了6年的欠款就算一笔勾销了,乡纪委书记和巡察组持续跟进事情进展。
“我这心上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以后我也不跑着告你了,咱俩的事算了结了。”和岳战稳握手言和后,姬红如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花。
“群众利益无小事,必须一竿子插到底管到底。在巡察的推动下,一些多年解决不了的,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映在群众的笑脸上,这正是村居巡察的意义所在。”建安区委第五巡察组组长杨强军在日记本中写道。(林晶)
图为当事人双方现场签订协议,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