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我们这些贫困户对分红非常放心。”虞城县界沟镇邵古同村村民沈大梅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分红资金,开心地说。11月12日,该村召开九妮农牧合作社分红大会,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喜领分红“大礼包”6万余元,该镇纪委副书记朱家军现场监督分红发放过程(如下图)。
近年来,虞城县在精准扶贫中充分发挥扶贫车间、光伏产业、特色种养业、“公司+农户”订单模式等“造血式”产业扶贫的带贫作用,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受益,助推脱贫进程。针对全县各乡镇产业扶贫资金分红、合作社分红不断增长的实际,该县纪委监委加大扶贫资金监管力度,全程跟踪监督,严防分红中出现违规违纪问题。
“我们首先建立了两个工作机制,一是委机关与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的上下联动机制;二是委机关与县扶贫办、县财政局等职能部门的纵向联动机制。”该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张志彦介绍说,通过机制建设形成了监督合力,对扶贫产业项目资金使用、建设落实、收益分配、惠农补贴发放等实现了全程跟踪监督。
该县纪委监委要求各乡镇严格执行公开公示监督机制,对每个扶贫资金项目,定期公开账目,明晰分红数额,畅通监督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全县各乡镇纪委对贫困户扶贫项目分红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合作社日常监督管理,避免优亲厚友、徇私舞弊、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该县还充分发挥巡察监督作用,在十二届县委开展的8轮村居巡察工作中,通过进村入户核实、查阅台账资料、随机抽查检验等方式,重点检查分红资金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合规、分配是否公正公平公开等情况,完成了对全县25个乡镇146个贫困村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分红情况的巡察监督。
“产业扶贫分红是帮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一项暖心工程,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当好‘监督员’,保护好贫困群众的‘奶酪’,以精准监督确保党中央扶贫政策落地落实,确保了全县贫困人口的受益红利。”该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卫东说。(刘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