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目击记② | “泥水匠”队长可是个能人
2019-05-20 08:29 来源: 清风中原

           “‘泥水匠’队长,我想扩大优质苹果种植,你给拿拿主意!”5月15日上午,记者在虞城县乔集乡刘新寨村看到,一位村民急切地找到驻村书记王军涛。

“泥水匠”队长的名声在刘新寨村是杠杠的。

说起刘新寨村群众,送给虞城县纪委监委干部王军涛“泥水匠”队长这个雅号,还真有一段动人故事。

去年6月初,王军涛在帮助贫困户徐二美家收麦的时候,发现徐二美家的厨房简易,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就打算帮助她家修建新厨房。可因麦收农忙,建筑工人不好找,王军涛就和村干部商议,不再找建筑工人,他们动手建,一来能让徐二美家早日使用新厨房,二来节约工钱。

\"\"

准备脱贫攻坚资料

说干就干,王军涛和驻村队员及村干部搬砖的搬砖、和灰的和灰、垒墙的垒墙……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有条不紊。两三天的时间,徐二美家一间崭新的厨房盖起来了。使用新厨房那天,徐二美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还是驻村干部好啊,还是驻村干部好啊……”

\"\"帮助贫困户收麦子

驻村队长有绝活会干泥水匠,他帮助贫困户翻盖厨房的故事,很快在刘新寨村传播开,越传越感人。不知从哪天起,“泥水匠”队长的雅号就落在王军涛头上。也不知从哪那天起,村里群众见了王军涛就喊“泥水匠”队长。“泥水匠”队长成了王军涛的名片。

\"\"

深入贫困户家中

帮助贫困户修建新厨房,只是王军涛驻村工作的一个缩影。

“王队长掌握俺村的情况比我这个本村人还清楚呢!”刘新寨村党支部书记邱银军感叹地说。两年来,王军涛牢记驻村队长职责使命,践行纪检人担当精神,积极推动落实基层权力治理机制,带着感情熟悉了刘新寨村的角角落落。全村有多少户人家,其中多少户为贫困户,每户贫困户又有几口人,他都了如指掌。

\"\"

开挖沟渠

王军涛严格按照省、市、县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在认真开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的同时,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全心全意为刘新寨村长远发展建设着想,各项工作均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抓好党建。刘新寨村是个薄弱涣散村,干群矛盾较多。驻村伊始,王军涛就梳理出建强班子、阳光用权、精准脱贫的工作思路。村里各类事项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制度。王军涛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党规党纪,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干群矛盾得到逐渐化解,群众有啥事乐意告诉党员干部。以此为契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用绣花功夫,因人因户制定帮扶措施,做到识别精准、措施精准,共完善贫困户、边缘户档卡资料3000多份。

\"\"走访了解贫困户生活状况

完善设施。在抓好党建的同时,王军涛着眼于刘新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新修建水泥路4.6公里,实现水泥路街巷全覆盖;投资20余万元建成51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方便本村劳动力不出村就可以就业;建成占地面积9.6亩的300KW光伏发电站;新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硬化了文化广场,建有乡村大舞台、体育广场;新建标准文化活动室;新建了卫生室;72户贫困户均进行了“六改一增”,12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

\"\"

群众文化活动

引进产业。“要想群众脱贫致富,必须产业来开路。”这是王军涛的内心体会。截至目前,刘新寨村共引进企业4家。其中包括:中国500强上市公司正邦集团生态养殖基地,年产子猪100万头,投资22亿元人民币;恒冠央联有机蔬菜种植项目,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一家农产品销售企业,解决乔集乡特别是刘新寨村苹果销售难的问题;一家五金加工厂,为80多户贫困户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这些产业给村民插上脱贫致富的翅膀。

\"\"

完善脱贫攻坚资料

倡树新风。“村容村貌改变了,群众物质脱贫了,群众的精神状态也要改变也要脱贫。”这是虞城县纪委监委领导对王军涛驻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县纪委监委的支持下,刘新寨村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推动婚丧嫁娶从简,群众经济负担明显减轻;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妯娌、乡贤、村贤等评选活动,大力提倡尊老孝老、团结和睦的良好家风;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宗教等不良风气。今年元旦,刘新寨村举办的“千人同吃饺子宴”活动就是村风社风民风明显改变的一个鲜活事例。

\"\"

送牌匾到家中

“‘泥水匠’队长可是个能人,真没少给刘新寨村做贡献!”记者离开村子时,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听到这番话,王军涛憨厚地笑了笑,继续迈着大步往村部赶,还有许多事要做呢。

 
  • 版权所有:商丘市纪委监察委
  • 豫ICP备13020693号  E-mail:sql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