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热浪重重。
当很多人一边在办公室工作,一边享受空调吹来的阵阵凉风的时候,浙江省义乌市纪委党风室的干部却没这么悠闲——他们正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全市13个镇(街),检查各村上半年“廉洁村务”开展情况。
“廉洁村务”以“制度+科技”为主要形式、以预防腐败为根本目的、以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准,通过建立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确保农村各项事务在“玻璃房”内进行、干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制度促廉
20条“硬指标”,实现“硬约束”
“村‘两委’在旧村改造中一碗水端平,村里人都很信服。也多亏了这样做,我们家才能在那么短时间内住上新房子。”吴敬旭高兴地对笔者说。
益公山村是街道办事处所在地,省道穿村而过,距市区仅
吴敬旭家的老房子位于村里新规划的店面房范围内,村里按照适当照顾的原则,将其宅基地安排在水库边的黄金区块。一年半时间,吴敬旭家旧貌换新颜,三层半小楼拔地而起。目前,益公山村已有80%的群众住上了新房,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十余年的旧村改造过程中,该村实现了“零上访”。
对照“廉洁村务”规范化建设标准,益公山村被评为义乌市2012年度“廉洁村务”示范村。去年,义乌市全面启动“廉洁村务”工程,市纪委、监察局制定了一套“一健全六规范”的“廉洁村务”考评标准,包括组织机构健全,重大村务决策规范、“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规范、“三资”管理规范、村监会履职规范、便民服务运行规范和村干部自律规范等,共有20条量化指标和要求,对村干部权力运行具有很强的约束性。比如要求实行村级财务联审联签制度后,村集体的一张发票需要十几个人审签才能领到钱。
根据这20条标准,该市每年对各村(居)进行一次考评,分别评出“示范村”、“达标村”、“不达标村”,评定结果与各类考核评先、项目资金安排、村干部岗位补贴等挂钩。
组织保廉
村监会“小纪委”发挥大作用
“我们村新装的监控昨天就发挥了作用!一个小偷偷了村民的手机,正好被监控看得一清二楚,护村队过去逮了个正着。”
李祖村面朝飞机场、紧邻火车站,属于流动人口集中的三角地带。为维护村里安全稳定,今年,经村“两委”研究、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由镇政府和村集体共同出资的李祖村治安监控改(扩)建工程正式上马:在村里原先16个监控探头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批探头,实现全村监控全覆盖。
起初,村“两委”委托第三方公司制定了工程预算,对方拿出了要装24个探头总共50多万元的报价单。村监会成员仔细审核预算后提出两个疑问:一是报价标准是什么;二是新增探头数量是否超出实际需要。这时,村里有群众也对监控是否要装在自己家附近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多次讨论研究后,方豪龙提议根据村庄整体布局,联系公安专业人员实地查看,请他们指导哪些地方安装最合适。于是,村监会一方面请来了街道派出所民警现场勘查,合理布局;另一方面联系预算公司,重新进行工程预算。最终,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运行效果的前提下,预算进行了调整,村里新安装探头17个,工程款为38万元,足足省了十多万元。
在义乌,村监会被形象地称为农村“小纪委”。对村级工程开展监督正是村监会的一项重要职责。
为充分发挥村监会的职能,义乌市去年下发了《义乌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细则(试行)》,在全市开展“村监会规范化建设年”活动,通过改善办公设施、明确监督内容、制定操作流程、建立工作制度等,推动村监会各项工作正常化、制度化、标准化。
今年,义务市又创新开展了村务监督积分管理考核。积分管理包括正积分管理和负积分管理,正积分管理下设20个村务监督相关评估指标,采用“按事记分”的办法进行确认并记分;负积分管理包括不善履职、不敢履职、不会履职三个评价项目。镇(街)纪(工)委利用“廉洁村务”信息平台,每季度对各村进行一次积分考核并公示。村务监督年度积分与村监会主任年度考核和全年薪酬相关,并作为评选市级“村监会规范化建设示范村”依据。
群众助廉
“三务”公开,百姓明白干部清白
“换监控室门锁,20元。”“付一次性茶杯款,10元。”“付4月份电话费,166.18元……”最近,家住北苑街道杨街村的村民杨荣法又多了一个习惯:按下电视机遥控器上的菜单键,进入“便民信息和‘三务’公开”栏目,看看这几天村里又公布了哪些党务、村(居)务、财务方面的信息……
杨荣法说,他们村旧村改造后,村集体资产达到上千万元,大家对村里财务支出特别关心,现在,账页搬到了电视里,小至十几元的办公用品开支,大至万元以上的工程款,笔笔清楚明了,群众知道钱花在什么地方了,自然就不会有意见了。
让农村“三务”公开搭上数字电视的“快车”进入每家每户,是义乌市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规范村级便民服务、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并于
在此之前,“三务”公开信息已通过户外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多种方式进行公布。现在借助数字电视,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对相关信息一览无遗,看得更直接、更方便,对村干部的监督也更有力。
“群众的监督,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廿三里街道王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吕东升对此颇有感触,“数字电视上的信息,都是由街道财务监管中心直接更新发布,村‘两委’做不了假。这种公开方式,群众放心,我们也安心。没有了心理包袱,我们更能甩开膀子为大家干实事、干好事。”(何鹤群 龚艳)
亮点剖析
强化监督 夯实基础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反腐败工作的基石与砥柱,尤其像义乌这样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必须对农村村务实行有效监管。为此,我市全面启动了“廉洁村务”工程,充分发挥制度监督、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三驾马车的作用,编织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让农村的干部更廉洁、群众更满意。(义乌市委常委 市纪委书记 卢照洋)
权威声音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工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创新与变革,提出新的思路、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义乌市推行的“廉洁村务”工程,内容全面,廉洁村务20条标准简单、易行、管用、刚性,操作性和执行性强;视角全新,用“制度+科技”的手段,便于监管,也便于考核;监督有力,村监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金华市委常委 义乌市委书记 李一飞)
各方观察
农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频频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义乌正在开展的“廉洁村务”工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尽管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确保村务廉洁始终是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让村干部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凝聚人心、赢得群众的信任,从而顺利推进各项农村工作,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目标!(《金华日报》义乌新闻中心副主任 何百林)
义乌早在2008年就实现了村监会全覆盖,但在实际履职过程中,我们发现村监会普遍存在着“不善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等问题。自全市开展“廉洁村务”活动后,村监会建设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建制度、明责任、定流程、强保障等,进一步明确了村监会“干什么”、“怎么干”,确保村监会“抓得实”、“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