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迎接八届市纪委二次全会召开,全方位展示我市纪检监察机关2021年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市纪委监委网站推出“迎全会•巡礼2021”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21年,义马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坚持把践行“两个维护”摆在首位,旗帜鲜明强化政治监督。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纪委常委会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分别33次、12次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带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组织集体学习35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4次,讲授专题党课3次,进行集中测试2次,在义马市党史知识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紧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万人助万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重点工作,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以“室+组”模式成立10个监督检查组,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监督,落实“日部署、日汇总、日反馈”工作机制,加强执纪问责,形成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共检查单位、场所、点位1766个,发现问题178个,下发整改通知书39份,下发通报6期,追责问责13人。
坚持把一体推进“三不”贯通运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持续巩固。保持高压,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处置各类问题线索102件,立案审查调查3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3人。突出重点,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制定《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联动机制的实施办法》,及时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加强对案发单位以案促改工作的督导检查,放大以案促改综合效应。注重警示教育,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组织县级领导到三门峡市廉政教育馆接受警示教育,更新升级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结合自办案件拍摄警示教育片《贪欲似海难自“医”》,在全市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共开展警示教育125次,接受警示教育3588人次。
坚持把权力运行监管作为监督重点,监督治理效能不断彰显。紧盯关键少数。通过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定期同被监督单位“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谈话、街道纪工委书记同社区班子成员集体谈话等方式,推动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走深走实。编发《纪检监察信息专刊》36期,进一步强化对县级领导干部常态化监督提醒。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第一、二种形态处理70人,占比85.4%;第三、四种形态处理12人,占比14.6%,真正做到治病树、正歪树、拔烂树、护森林,监督执纪由“惩治极少数”逐步拓展到“管住大多数”。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充分发挥“室+组+街道”监督工作优势,形成统筹联动、协同发力的监督格局,根据日常监督情况对被监督单位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精准画像,织密监督网络。严把党风廉政建设意见回复关,回复党风廉政意见1502人次。
坚持把整治“四风”作为严肃政治任务,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严查“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强化对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的监督检查,探索“一谈二送三通报”模式,强化教育警示,开启“1+2+12”模式,增强监督实效,始终保持查纠“四风”高压态势。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开展“窗口腐败”整治,推行“举报即受理+受理当天移交+移交3日内反馈+反馈2日内回访”的全链条机制,不断推动窗口单位改进工作作风。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监督检查“过一遍”工作。采取“1室+1组+1专班”模式,通过“四不两直”方式,严格按照财务账目、实物资料、经费往来、吃喝接待、办公用房等“八查八看”工作要求,对全市66个单位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一遍”监督检查。
坚持把营商环境监督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推出“亲清政商关系评议”系统。一方面,在全市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窗口、科室等524个对象张贴该系统生成的二维码,办事企业“扫一扫”,即可对相应部门的纪律作风、依法行政、办事效率等方面进行评议;另一方面,扎实开展百家企业大走访,将二维码送至企业,让企业充分行使监督权和评判权。该系统已收到评议32810条,好评率99.89%,“不满意”评议已全部妥善解决。创新推出“每周聚焦”节目。拍摄制作“每周聚焦”节目,在电视媒体、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通过镜头曝光问题,整改跟踪督办,建立考核考评机制,跟进监督、实时问效。该节目已播出42期,浏览量超5万次,约谈党员干部7人次,监督质效显著提升。创新推出“宁静生产”机制。进一步规范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执法检查行为,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规定每月1日至25日为“宁静生产日”,让企业安心进行生产经营,提升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创新开展营商环境监测工作。选取40个重点企业(项目)作为营商环境监测点,围绕政策落实、项目落地、涉企服务三条主线,构建“X+2+3”模式,对项目、企业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测,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向纵深发展。
坚持发挥政治巡察党内监督利剑作用,推动新时代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巡察“回头看”。从巡察过的单位中选择6个党组织开展“回头看”,加强巡察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共发现各类问题50条。开展涉粮问题专项巡察。对市粮食和物资流通储备中心、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涉粮业务管理部门及国有粮食企事业单位开展巡察,选派10人配合三门峡市委第二巡察组到卢氏开展巡察。科学谋划十届市委巡察工作。全面总结九届市委巡察工作经验,开展九届市委巡察工作经验讨论会3期,积极向被巡察单位和群众征求意见,科学谋划十届市委巡察工作,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
坚持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保障,从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倡树服务大局、创先争优、工作进度、创新突破、岗位职责意识,提出“讲政治、善团结、勤学习、重执行、严律己”要求,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纪检监察铁军。注重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积极争创五星党支部,严格“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组织“奋进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演讲比赛。注重工作创新机制保障。夯实四级责任(副书记、常委、部门负责人、部门同志),健全三项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工作督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推行工作日志制度。注重专业训练实践锻炼。坚持把业务学习作为常委会固定议题,坚持全员每天半小时集中学习业务知识,组织街道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同志到执纪办案、巡视巡察一线进行实训实战。注重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坚持刀刃向内,针对跑风漏气、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深化纪检监察系统以案促改,制定普遍适用于纪检监察系统负面清单,更新完善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开展内部纪律作风检查10余次,严防“灯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