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风时评 > 正文

司机热心还要制度更贴心

发布日期:2019-05-2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四川成都网友拍摄的一段视频在网络走红。视频中显示,306路公交车师傅为让晚上走出最后一班地铁的上班族能赶上回家的公交车,在向其他乘客说明情况的前提下,多等这些年轻人三分钟。据了解,自从两年前此处地铁开通,306路的司机师傅们就慢慢形成了这个习惯。“为成都公交司机点赞,因为是末班车,司机说怕出地铁的人赶不上,就在这个站台停了几分钟,很贴心。”网友纷纷赞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天多等三分钟”,在司机师傅们看来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那些拖着疲惫身躯的上班族来说,深夜里的一次次暖心等待恰是劳碌一天后最暖心的时刻,而漫漫黑夜里有热心人的守护,心里也平添一份沉着、从容。对司机师傅们来说,听到那些疲倦的乘客的一声“谢谢”,既产生了自豪感也感觉工作更有干劲了。司机师傅们的爱心善举不仅点亮了夜归人的回家路,也为社会风气注入一股正能量。

美中也有不足。该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后,公交车抵达时间与地铁末班车时间不匹配的问题仍未解决,司机师傅们依然要延时等待,地铁末班车乘客则依然“跑着赶车”……善举背后也暴露出城市交通管理的短板,是亟须有关部门解决和重视的民生问题。给市民提供更加便利、安全的出行是市政交通部门的本职工作,需要拿出更多精细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来。因此,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多走出办公室、走出舒适区,多到工作一线去,多一些实地调研,多了解民意和民生需求,解民生之急,补齐发展过程中的民生短板,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需要每一个人的爱心善举,也离不开科学且有温情的制度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要从一件件具体的民生小事抓起。(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