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监委网站】从电影《忠诚与背叛》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发布日期:2021-05-27    来源: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1927年的上海街头,拥满了起义的工人,他们抱着势必讨个说法的决心,彼此握紧了手,咬牙站在国民党军队面前……影片《忠诚与背叛》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五大召开为历史背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创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了由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等10人组成的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冒着生命危险认真履职的光辉形象。

影片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什么是对党忠诚、什么是对人民背叛的大是大非的重大政治问题,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在党内建立纪律检查机构和工作制度的极端重要性,热情讴歌了老一辈纪检监察干部忠诚于党、追求真理、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面对国民党反对派的大屠杀,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判变者有之,腐化堕落者有之,已经发展到五万九千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考验。于是,建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机构,加强监督、纯洁组织,成为当务之急。就这样,以王荷波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诞生了。

影片中两个小故事令人回味悠长。一个是范阿根与范母之间的故事。老革命范阿根,从工人运动中实现了政治上的进步,然而,他并没有扛得住金钱等物欲的诱惑,跌入敌人的圈套,敌人以性命为要挟,最终,范阿根因为贪生怕死,背叛了组织,出卖了自己三位最亲密的战友,他的手上沾满了同志的鲜血。当王荷波带领的小组决定清除他,找到了范阿根的母亲时,范母的一声“儿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啊”,如此辛酸!然而在正义与亲情之间,范母还是选择了维护正义,大义灭亲,这种精神可歌可泣!另一个是党员何梦兰,她和未婚夫徐云天曾经拥有共同的理想,保卫革命,保卫中国,坚持“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然而,徐云天却出于种种原因,在关键时刻出卖了同志,背叛了革命。何梦兰伤心欲绝,但是在反复思想斗争之下,她毅然选择放弃爱情,但绝不背叛理想,最终,奉命锄奸狙杀未婚夫徐云天。

影片末尾,一段文字渐渐浮现——“1927年10月,王荷波不幸被捕,壮烈牺牲。杨匏安也于1931年惨遭敌人杀害。中央监察委员会在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10名委员和候补委员都经受住了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血与火的考验,先后有8名成员为革命英勇牺牲,却无一人叛党投敌,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党旗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王荷波、杨匏安在当年白色恐怖下甘愿放弃个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抛头颅洒热血的风险,无怨无悔地为了民族独立富强,为了共产主义的事业弹精竭虑死而后已呢?

我想是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为了千万人幸福的信念。正是这样的信念使无数社会精英在极端恶劣的社会环境下投奔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带领人民开创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卡尔.马克思的这句话在影片中被反复引用,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脑海中。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民主,我们需要像王荷波、杨匏安这样的人。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个事业必将永远存在。谁为了广大民众的利益栖性自我,谁就能赢得民众的支持。谁以这个事业为最高追求,谁将永远存在于世界和民众之心中。

时至今天,我们的事业还在继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继续努力。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当以影片勉励自己,要时刻牢记入党誓词,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始终把忠诚放在第一位,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用坚守与忠诚捍卫纪检监察事业。(卢氏县纪委监委 李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