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全会•巡礼2023 | 渑池县:坚守政治定位 擦亮巡察利剑

发布日期:2024-01-30    来源:三门峡市纪委监委网站

2023年,渑池县委巡察机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化政治巡察,通过强化“三个融合”、做到“三个坚持”、夯实“四个责任”,全力推动新时代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三个融合”,推动巡察贯通协作。强化机制融合。建立县委巡察机构与县纪委监委、组织部、审计局等多部门协作配合制度,明确各单位职责,从思想、责任、机制、组织上全面贯通,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贯通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强化信息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确定每轮巡察对象,及时函请纪检监察、组织、审计等协同机制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提供有关情况,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强化力量融合。根据巡察对象和任务,有针对性地抽调相关行业系统专业人员参与巡察,发挥业务优势,深化融合、优势互补;在巡察中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轮流担任巡察组组长,抽调派驻纪检监察组长、乡(镇)纪委书记、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巡察。

做到“三个坚持”,推动问题边巡边改。坚持提前部署。在巡察动员部署时要求聚焦群众饮水、出行等民生问题,富农惠农政策落实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其他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边巡边移,即知即改,用立行立改的速度让群众感受到巡察的力度和温度。坚持例会制度。及时传达巡视巡察最新要求,听取巡察组工作情况和被巡察党组织配合巡察情况汇报,第一时间掌握巡察发现问题和推动问题解决情况,对发现群众反映强烈且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确定立行立改事项,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切实做到严改快改。坚持巡中督导。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巡察办坚持巡中督导,把立行立改作为督导的重点,采取“面对面”解决问题、“一对一”传导责任压力方式,帮助巡察组精准发现问题,推动边巡边改。巡察办明确专人负责,及时掌握立行立改、推动解决民生问题等情况,建立周台账,确保巡察整改从巡察进驻开始。

夯实“四个责任”,推动整改提质增效。强化领导责任。县委书记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召开书记专题会,听取每轮巡察情况汇报,点出具体问题,明确处置意见和整改要求,“一对一”约谈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督促其严格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分管县领导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参加被巡察党组织的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落实整改责任提出明确要求,推动问题整改。强化主体责任。把新时代巡视巡察内容纳入党校常规培训课程,扩大巡察知晓度和影响力;坚持每轮巡察反馈后,对被巡察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点对点”培训、“手把手”教学,并向被巡察单位下发整改工作提醒,破解被巡察单位“不会改”问题。强化监督责任。成立巡视巡察整改办公室,统筹运用“组组”协同、“室组”协作、“县乡”联动、“以室抓区带组”的动态监督模式,对整改方案、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审核把关,对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情况进行持续监督,实现“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治理效果”有机贯通。强化统筹协调责任。对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并开展专项治理,对发现的超出被巡察单位职能范围的问题移交相关职能部门推动整改。对整改工作不够重视、敷衍塞责、进展缓慢的单位,及时开展约谈提醒,传导责任压力,压实整改主体责任。

截至目前,十三届渑池县委已完成246个村(社区)巡察全覆盖任务,对45个单位党组织开展了巡察,发现问题3799个,追缴违规违纪资金50余万元,挽回集体经济损失170余万元,督促被巡察党组织修订完善制度机制152个,巡察利剑越擦越亮,监督效能持续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