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门峡市陕州区纪委监委通报了1起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典型案例——
“在处理群众易地搬迁问题上,店子乡副乡长王某虚于应付、不作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黄塘村党支部书记王某,不能认真对待、妥善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今年以来,陕州区纪委监委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围绕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执纪精准发力,打出作风讨论、专项治理、纪法教育三招“组合拳”,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拧紧纪律作风“发条”。
环保局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学习讨论会
第1招:作风讨论提升“精气神”
从5月中旬开始,陕州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大讨论活动,活动聚焦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纪律不严、作风不正、担当不足、落实不力等4个方面20类问题,要求党员干部逐项对照、自查自纠、深刻剖析、整改落实。
扶贫专项督导组核验乡村道路建设情况
同时,区纪委监委筛选2018年以来查处的13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要求各单位结合案例,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以案示警、以案促教,提升党员干部“精气神”,聚合脱贫攻坚正能量。
截至目前,全区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135次,梳理问题113个,整改问题102个,修订完善制度11个。
扶贫专项督导组核查食用菌补贴情况
第2招:问题起底增强“震慑力”
严格落实全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要求,以问题线索“零库存”、党员干部常震慑为初衷,在全区开展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治理活动。对2016年至2019年3月期间的问题线索细致摸排,复查复核,挂牌督办,先后排查出问题线索68个,查实42个,查否26个。
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协调联动机制,区纪委监委牵头,联合扶贫、民政、审计等部门成立5个纪律作风专项督导组,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对涉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特别是新发现的问题,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并通过“清风陕州”公众号、廉政手机短信公开通报曝光。
今年以来,先后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组织处理8人,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村组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
第3招:纪法教育打好“提前量”
“打好脱贫攻坚战,重点在干,关键在人。”陕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紧盯脱贫攻坚领域关键人群,分批次对全区84个贫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乡(镇)扶贫主管领导、扶贫干部,帮扶单位相关责任人及行业扶贫部门相关人员等1800余人开展帮扶政策落实及纪律作风专题培训。
创新运用“走下去”“请进来”方式,对乡(镇)基层扶贫一线干部进行纪法教育,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党风室、审理室、宣传部等部门组成3个宣讲团,走进13个乡(镇),结合查处的扶贫典型案例,以案说纪、以案释法,对乡、村、组干部进行党纪法规知识宣讲。
将全区256个行政村排定时间表,按照“分批组织、压茬推进、集中教育”原则,把基层广大村组党员干部“请进”廉政基地参观学习,接受警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纪法观念,教育引导大家以清正廉洁、务实过硬的作风投入脱贫攻坚战。
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宣讲13次,组织警示教育36批(次),受教育党员3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