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今年以来,三门峡市纪委监委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关键环节开展全流程监督,推动高标准农田真正成为农民的“致富田”、国家的“粮仓地”。
为纵深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该市纪委监委成立工作专班,联合农业农村、财政、审计、发改等部门定期会商,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案件督办等方面形成合力,构建齐抓共管格局。组织专题培训,通过政策解读、专题辅导及座谈交流,进一步明晰整治方向、明确整治方法、把握整治重点难点,为开展专项整治打好基础。
该市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针对2019年以来全市3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聚焦招标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护利用等4个方面14类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形成问题台账,逐项反馈督促整改。抽调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部门人员组成两个工作组,利用一个半月时间,深入各县(市、区)对31个项目逐一“过筛子”。聚焦高温天气农田灌溉需求,7月以来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大排查”行动,累计检查维修灌溉机井1017眼,为秋粮稳产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台账化管理、清单式销号、回头看查验,确保问题真认领、真解决,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整改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管护不到位等问题683个。”该市纪委监委第七监督检查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针对高标准农田“建、管、运”环节短板,推动出台《三门峡市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高标准农田质量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制度,进一步细化工程质量标准、验收程序和管护责任等,推动各县(市、区)常态化开展“一长两员”培训,提升管护人员责任意识与业务能力,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要确保项目建得好、管得住、长受益。”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强化全流程监督,全方位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保障粮食安全夯实基石。(范怡汝)